黄连木辐射诱变的效应分析及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
| 缩略词 | 第1-5页 |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4页 |
| ·辐射诱变育种 | 第12-20页 |
| ·辐射诱变育种技术及其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 第12-20页 |
| ·黄连木及研究概况 | 第20-24页 |
| ·播种育苗 | 第20-21页 |
| ·组织培养 | 第21-22页 |
| ·扦插生根与嫁接 | 第22页 |
| ·造林技术 | 第22-23页 |
| ·黄连木的开发利用 | 第23-24页 |
| 第二章 引言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黄连木辐射的生物学效应 | 第25-39页 |
| ·供试材料 | 第25页 |
| ·试验方法 | 第25-29页 |
| ·钴60γ射线辐照 | 第25页 |
| ·20Ne 氖离子注入 | 第25页 |
| ·14N 氮离子注入 | 第25-26页 |
| ·黄连木种子萌发 | 第26页 |
| ·基因组DNA提取 | 第26-28页 |
| ·RAPD 反应 | 第28-2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7页 |
| ·辐照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第29-31页 |
| ·辐照生物学效应分析 | 第31-34页 |
| ·黄连木基因组DNA 提取结果 | 第34-35页 |
| ·RAPD 分析结果 | 第35-37页 |
| ·讨论 | 第37-39页 |
| ·辐射方法与剂量 | 第37页 |
| ·钴60γ射线辐照黄连木生物学效应 | 第37-39页 |
| 第四章 黄连木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 第39-54页 |
|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39页 |
| ·试验设计 | 第39-42页 |
| ·黄连木腋芽诱导最佳培养基的筛选 | 第39-40页 |
| ·黄连木诱导生根培养基的筛选 | 第40-41页 |
| ·黄连木叶片、嫩枝段和茎段诱导愈伤培养基的筛选 | 第41页 |
| ·黄连木种子生长最适基本培养基筛选 | 第41-42页 |
| ·培养基中无机盐、糖的种类及含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42页 |
| ·赤霉素对黄连木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42页 |
| ·数据统计及分析工具 | 第42-4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3-52页 |
| ·基本培养基及植物激素对黄连木腋芽萌发的影响 | 第43-45页 |
| ·基本培养基及植物激素对黄连木生根的影响 | 第45-48页 |
| ·不同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第48-49页 |
| ·培养基种类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第49页 |
| ·外植体种类对黄连木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第49页 |
| ·光照条件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第49-50页 |
| ·基本培养基对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 | 第50-51页 |
| ·培养基中无机盐、糖的种类及含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51页 |
| ·赤霉素对黄连木株高的影响 | 第51-52页 |
| ·讨论 | 第52-54页 |
| ·黄连木种子萌发 | 第52页 |
| ·外植体的选择 | 第52页 |
| ·丛生芽诱导 | 第52-53页 |
| ·生根后移栽 | 第53页 |
| ·愈伤诱导 | 第53-54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54-58页 |
| ·钴60γ射线辐照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第54页 |
| ·~(20)Ne氖离子注入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第54页 |
| ·~(14)N氮离子注入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第54页 |
| ·钴60γ射线辐照生物学效应 | 第54-55页 |
| ·黄连木DNA 提取 | 第55页 |
| ·RAPD 分析 | 第55页 |
| ·黄连木腋芽诱导最佳培养基 | 第55-56页 |
| ·黄连木生根诱导培养基 | 第56页 |
| ·黄连木叶片,嫩枝段,茎段诱导愈伤培养基 | 第56页 |
| ·黄连木种子萌发和生长最适基本培养基 | 第56页 |
| ·基本培养基成分,糖的种类及含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56-57页 |
| ·赤霉素处理对黄连木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4-65页 |
| 附图 | 第65-70页 |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