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 ·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研究设计 | 第15-16页 |
|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 ·中等职业教育 | 第16页 |
|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 第16页 |
| ·校企合作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校企合作的理论依据 | 第17-21页 |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7-18页 |
| ·福斯特职业教育理论 | 第18页 |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8-19页 |
| ·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理论 | 第19-20页 |
| ·资源依赖论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保定市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 | 第21-40页 |
| ·调查背景和调查方法 | 第21页 |
| ·调查现状 | 第21-32页 |
| ·校企合作开展的基本情况 | 第21-25页 |
| ·教学合作 | 第25-27页 |
| ·实习合作 | 第27-30页 |
| ·管理合作 | 第30-31页 |
| ·校企合作的困难及影响因素 | 第31-32页 |
| ·保定市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 第32-35页 |
| ·企业认为未享受到政策优惠 | 第32-33页 |
| ·校企间的合作缺乏实质性内容 | 第33-34页 |
| ·教学合作停留表面,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 第34页 |
| ·中职生的实习管理松散无序 | 第34-35页 |
| ·校企合作缺乏系统的反馈、评价、监督机制 | 第35页 |
| ·保定市中等职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5-40页 |
| ·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支持不足 | 第35-36页 |
| ·校企双方对校企合作未达成共识 | 第36-37页 |
| ·校企合作制度不健全 | 第37-38页 |
| ·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动力不足 | 第38-39页 |
| ·“双师型”教师匮乏 | 第39-40页 |
| 第四章 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对策研究 | 第40-48页 |
| ·优化校企合作外部环境 | 第40-42页 |
| ·营造适宜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 第40页 |
| ·加大政府对校企合作的宏观调控力度 | 第40-41页 |
| ·完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 第41-42页 |
| ·形成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 第42-44页 |
| ·建立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 | 第42-43页 |
| ·完善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 | 第43-44页 |
| ·建立校企合作的协调机制 | 第44页 |
| ·加强中职学校的内涵建设 | 第44-46页 |
| ·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设置专业 | 第44-45页 |
|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 第45页 |
| ·重视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 第45页 |
| ·加强中职生的实习管理制度建设 | 第45-46页 |
| ·完善校企合作的评价制度 | 第46-48页 |
| ·建立校企合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46页 |
| ·完善教学评价内容 | 第46-47页 |
| ·建立有力的评价机构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1-52页 |
| 附录1 | 第52-55页 |
| 附录2 | 第55-59页 |
| 附录3 | 第59-62页 |
| 附录4 | 第62-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