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渗透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一)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8-9页 |
(二)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9-11页 |
一 情感教育:“皮格马利翁效应” | 第11-16页 |
(一) 、“皮格马利翁效应” | 第11-12页 |
(二) 、情感教育具有动力性质 | 第12-16页 |
1、 情感教育的内涵 | 第12-14页 |
2、 情感教育具有动力性 | 第14-16页 |
二 思想品德课教学需要政治教师实施情感教育 | 第16-20页 |
(一) 、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实施情感教育 | 第16-17页 |
(二) 、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实施情感教育 | 第17-18页 |
(三) 、教学结果需要教师实施情感教育 | 第18-20页 |
三 教师的情感教育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渗透 | 第20-28页 |
(一) 、教育中坚守热爱学生的根本原则 | 第20-23页 |
1、 尊重热爱学生 | 第20-22页 |
2、 平等沟通学生 | 第22-23页 |
(二) 、教学中拥有“暗含期待”的情感 | 第23-25页 |
1、 教师拥有“暗含期待”,实现期望心理 | 第23-24页 |
2、 学生拥有“暗含期待”,获得受敬心态 | 第24-25页 |
(三) 、实践中秉持赏识鼓励的信心支持 | 第25-28页 |
1、 赏识中求得新人 | 第25-27页 |
2、 鼓励中求得毅力 | 第27-28页 |
结论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32-34页 |
后记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