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三) 我国的研究现状 | 第9页 |
(四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9-11页 |
1. 研究思路 | 第9-10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3. 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一、主体间性及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概述 | 第11-13页 |
(一)主体间性的理论来源 | 第11-12页 |
(二)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界定 | 第12-13页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构建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意义 | 第13-18页 |
(一) 目前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师生关系的现状及问题 | 第13-15页 |
1. 教学方法中师生关系的形式化 | 第13-14页 |
2. 教学内容中师生关系的传统化 | 第14-15页 |
(二) 高中思想政治课中构建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意义 | 第15-18页 |
1. 有利于达成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 | 第15-16页 |
2. 有利于改善教学模式从而促进教学相长 | 第16页 |
3. 有利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创建 | 第16-18页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中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构建 | 第18-26页 |
(一) 加强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理论研究 | 第18页 |
(二) 提高对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认识 | 第18-20页 |
(三) 注重主体间性师生关系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 第20-26页 |
1. 与学生在互为主体中平等对话 | 第20-22页 |
2. 与学生在互为尊重中相互欣赏 | 第22-23页 |
3. 与学生在相互理解中共同发展 | 第23-24页 |
4. 与学生在合作中回归生活 | 第24-26页 |
结论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30-32页 |
后记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