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同伴合作行为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5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相关概念 | 第9-10页 |
·同伴 | 第9页 |
·合作行为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 第10-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应用价值 | 第13页 |
·学术意义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观察法 | 第13-14页 |
·访谈法 | 第14页 |
·文献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同伴合作行为的实证分析 | 第15-26页 |
·实证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合作行为的类型 | 第16页 |
·合作行为主题类型 | 第16页 |
·合作行为策略类型 | 第16-18页 |
·同伴合作行为的统计分析 | 第18-22页 |
·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同伴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 | 第22-26页 |
·主体因素 | 第22-24页 |
·外在因素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同伴合作行为的质量评估 | 第26-33页 |
·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同伴合作行为质量评估体系 | 第26-30页 |
·同伴合作行为质量评估指标 | 第26-27页 |
·同伴合作行为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 第27-30页 |
·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30-31页 |
·小学生同伴合作行为质量评估体系的应用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农村寄宿制小学生教育建议 | 第33-40页 |
·坚持教学管理改革 | 第33-34页 |
·正确认识教师的教学地位 | 第33-34页 |
·合作行为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 第34页 |
·科学评估合作行为教育质量 | 第34页 |
·构建同伴合作行为的学习场 | 第34-36页 |
·确定合作学习任务 | 第35页 |
·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 第35-36页 |
·建立柔性的规章制度 | 第36页 |
·丰富合作行为教育内容 | 第36-38页 |
·加强语言交流教育 | 第36-37页 |
·结合学生兴趣 | 第37页 |
·加强情感教育 | 第37-38页 |
·促进学校和家庭的通力合作 | 第38-40页 |
·提升家长教育责任意识 | 第38页 |
·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 | 第38-39页 |
·转变教师落后教育观念 | 第39-40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0-43页 |
·研究结论 | 第40-41页 |
·研究展望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个人简历 | 第46-47页 |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