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3页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一 、研究的缘起 | 第8页 |
二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一 、关于中小学教材研究 | 第9-10页 |
二 、关于民国教材研究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1-13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开明国语课本》及其产生背景 | 第13-21页 |
第一节 开明书店概况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开明国语课本》基本情况 | 第14-15页 |
第三节 《开明国语课本》产生背景 | 第15-21页 |
一 、时代背景 | 第15页 |
二 、编者背景 | 第15-16页 |
三 、教育发展背景 | 第16-21页 |
第二章 《开明国语课本》的编辑思想 | 第21-25页 |
第一节 语文教材的例子观 | 第21-22页 |
第二节 语文教材的凭借观 | 第22-23页 |
第三节 语文教材的使用观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开明国语课本》各版块研究 | 第25-38页 |
第一节 选文系统 | 第25-31页 |
一 、文章题材 | 第25-26页 |
二 、文章体裁 | 第26-28页 |
三 、文章语言 | 第28-31页 |
第二节 编排系统 | 第31-33页 |
一 、编排量 | 第31-32页 |
二 、编排内容 | 第32页 |
三 、编排方式 | 第32-33页 |
第三节 训练系统 | 第33-35页 |
一 、课后练习设计分类 | 第33-35页 |
二 、语言训练 | 第35页 |
第四节 插图系统 | 第35-38页 |
一 、插图色彩 | 第36页 |
二 、插图制作 | 第36-37页 |
三 、插图篇幅 | 第37页 |
四 、插图与选文的关联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开明国语课本》对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借鉴和启示 | 第38-49页 |
第一节 关于小学语文教材编制原则的思考 | 第38-39页 |
一 、发扬传统文化优势 | 第38页 |
二 、紧密联系时代潮流和生活实际 | 第38-39页 |
三 、确立科学的教材编制制度 | 第39页 |
四 、编写者的先进编写理念 | 第39页 |
第二节 《开明国语课本》的借鉴意义 | 第39-43页 |
一 、坚持儿童立场 | 第39-41页 |
二 、强调生活教育 | 第41-42页 |
三 、注重审美教育 | 第42-43页 |
第三节 对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制建议 | 第43-49页 |
一 、内容凸显儿童生活和经典 | 第43-44页 |
二 、合理设计课后练习的内容和形式 | 第44-45页 |
三 、组建结构合理的编辑队伍 | 第45-46页 |
四 、设计符合儿童特点的插图 | 第46-47页 |
五 、探索教材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1932 年《小学课程标准国语》 | 第52-56页 |
附件一 各种文体说明 | 第52-53页 |
附件二 读书教材分量支配 | 第53-54页 |
附件三 教材的编选,应注意下列各点: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个人简历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