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 绪论 | 第10-13页 |
(一) 研究对象及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 研究对象 | 第10页 |
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现状及不足之处 | 第11-12页 |
1. 研究现状 | 第11页 |
2. 不足之处 | 第11-12页 |
(三) 研究思路及语料来源 | 第12-13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2. 语料来源 | 第12-13页 |
二 从语义的角度考察“去你的(NP)”构式 | 第13-26页 |
(一) “去你的”形式的语义分析 | 第14-22页 |
1. 表达祈使义的“去你的”结构 | 第14-17页 |
(1) “去你的” | 第14-15页 |
(2) “你去你的” | 第15-17页 |
(3) “Adv+去你的吧” | 第17页 |
(4) 小结 | 第17页 |
2. 表达构式义的“去你的”结构 | 第17-22页 |
(1) 否定意义 | 第18-19页 |
(2) 情态意义 | 第19-22页 |
(二) “去你的NP”形式的语义分析 | 第22-26页 |
1. 动宾短语的“去你的NP”结构 | 第22-23页 |
2. “去你的NP”构式 | 第23-26页 |
三 从语用角度考察“去你的(NP)”结构 | 第26-39页 |
(一) “去你的(NP)”构式的人际功能 | 第26-35页 |
1. 表态功能 | 第27-30页 |
(1) 表示否定态度 | 第27-28页 |
(2) 表示消极态度 | 第28-30页 |
2. 表情功能 | 第30-33页 |
(1) 气愤 | 第30-32页 |
(2) 厌恶 | 第32页 |
(3) 嗔怪 | 第32-33页 |
3. 调整格调功能 | 第33-34页 |
4. 加强语气功能 | 第34-35页 |
(二) “去你的(NP)”构式的语篇功能 | 第35-37页 |
1. 结束话题功能 | 第35-36页 |
2. 语篇连贯功能 | 第36-37页 |
(三) “去你的(NP)”构式的语音特征 | 第37-39页 |
1. “去你的”构式的语音特征 | 第38页 |
2. “去你的NP”构式的语音特征 | 第38-39页 |
四“去你的(NP)”构式的变体及相关结构 | 第39-49页 |
(一) “去他的(NP)”、“去他们的(NP)” | 第39-43页 |
1. 表示否定态度 | 第39-40页 |
2. 表达消极情绪 | 第40页 |
3. 消极处理方式 | 第40-43页 |
(二) “去你妈的”、“去你妹的”、“去你大爷的” | 第43页 |
(三) “滚你的(NP)” | 第43-49页 |
1. 表达使令意义 | 第45页 |
2. 表达否定态度 | 第45-46页 |
3. 表达消极情绪 | 第46页 |
4. “滚你的(NP)”与“去你的(NP)” | 第46-49页 |
五 “去你的(NP)”构式语法化和主观化路径 | 第49-66页 |
(一) “去你的(NP)”结构的发展演变 | 第49-58页 |
1. 清代的“去你的”结构 | 第49-53页 |
(1) 清代“去你的”结构的存在形式 | 第49-50页 |
(2) 清代“去你的”结构的语义分析 | 第50-53页 |
2. 民国时期“去你的”意义开始虚化 | 第53-54页 |
3. 现代汉语中“去你的”意义进一步虚化 | 第54-57页 |
4. “去你的(NP)”构式产生的过程 | 第57-58页 |
(三) “去你的”结构的语法化机制 | 第58-60页 |
1. 重新分析 | 第58-59页 |
2. 类推 | 第59-60页 |
(四) “去你的(NP)”结构的语法化动因 | 第60-66页 |
1. 句法结构的改变——成分的消失 | 第60页 |
2. 语境吸收 | 第60-62页 |
3. 相关语义的吸引 | 第62页 |
4. 隐喻 | 第62-63页 |
5. 主观化 | 第63页 |
6. 频率 | 第63-64页 |
7. 弱化 | 第64-66页 |
(1) 语义弱化 | 第64-65页 |
(2) 语音弱化 | 第65-66页 |
六 余论 | 第66-71页 |
(一) “V你的”、“V你的NP”、“你V你的NP”结构 | 第66-67页 |
(二) “V NP的”、“V NP_1的NP_2”、“NP_1 V NP_2的NP_3”结构 | 第67-69页 |
(三) 多种结构间的关系及否定意义形成基础分析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