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15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文章思路及构架 | 第14-15页 |
第2章 企业社会责任模式概述 | 第15-19页 |
·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 | 第15-16页 |
·企业社会责任模式的含义与类型 | 第16-19页 |
第3章 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发展 | 第19-23页 |
·贝利与多德关于企业是否承担社会责任的论争(20世纪30-40 年代) | 第19页 |
·弗里德曼与麦克奎尔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经济观与社会观之争 | 第19-20页 |
·卡罗尔(Carorl)l综合性企业社会责任观(20世纪07年代) | 第20-21页 |
·弗里曼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1-22页 |
·三重底线理论 | 第22-23页 |
第4章 美英企业社会责任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其比较 | 第23-32页 |
·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 | 第23-24页 |
·政府在本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 | 第24-26页 |
·企业社会责任政策法规的侧重点不同 | 第26-27页 |
·民间力量发挥作用的不同 | 第27-32页 |
第5章 美英企业社会责任模式的评价 | 第32-36页 |
·美国企业社会责任模式的优点与存在问题 | 第32-34页 |
·英国企业社会责任模式的优点与存在问题 | 第34-36页 |
第6章 对我国的启示 | 第36-39页 |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现状 | 第36页 |
·构建适合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模式建议 | 第36-39页 |
结论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