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选题缘由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问题和目标 | 第11页 |
·研究问题 | 第11页 |
·研究目标 | 第11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1-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2章 职业培训与政府职能转变 | 第13-22页 |
·职业培训与政府角色、职能 | 第13-16页 |
·职业培训 | 第13-14页 |
·政府角色、政府职能 | 第14-16页 |
·职业培训对政府公共管理的要求 | 第16-18页 |
·职业培训的产品属性 | 第16-17页 |
·职业培训的管理需求 | 第17-18页 |
·服务型政府 | 第18-22页 |
·服务型政府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第18-19页 |
·建设服务型政府目标的确立 | 第19-20页 |
·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 第20-22页 |
第3章 我国政府在职业培训中的角色和职能 | 第22-34页 |
·建国以来我国职业培训发展沿革及政府角色职能分析 | 第22-26页 |
·1949 年-1966 年:主导建设职业培训体系 | 第22-23页 |
·1966 年-1976 年:职业培训基本停滞 | 第23页 |
·1976 年-1999 年:主导完善职业培训制度 | 第23-24页 |
·1999 年至今:探索建立职业培训现代化体制 | 第24-26页 |
·当前我国政府对职业培训的管理体制及主要职能 | 第26-28页 |
·当前我国职业培训管理体制 | 第26-27页 |
·当前我国政府对职业培训管理的主要内容 | 第27-28页 |
·当前我国职业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8-30页 |
·企业对职业培训的重视和投入不足 | 第28页 |
·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足 | 第28-29页 |
·职业培训市场的培育和监管不够 | 第29-30页 |
·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不高 | 第30页 |
·我国职业培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0-34页 |
·政府在职业培训中的“越位” | 第31页 |
·政府在职业培训中的“缺位” | 第31-34页 |
第4章 政府在职业培训中角色与职能的国际比较 | 第34-44页 |
·日本政府在职业培训中的角色与职能分析 | 第34-36页 |
·日本职业培训概览 | 第34-35页 |
·日本政府在职业培训中的角色和职能定位 | 第35-36页 |
·澳大利亚政府在职业培训中的角色与职能分析 | 第36-39页 |
·澳大利亚职业培训概览 | 第37-38页 |
·澳大利亚政府在职业培训中的角色和职能 | 第38-39页 |
·德国政府在职业培训中的角色与职能分析 | 第39-42页 |
·德国职业培训体系概览 | 第40页 |
·德国政府在职业培训中的角色和职能 | 第40-42页 |
·借鉴与启示 | 第42-44页 |
·政府作为职业培训的协调人——依法行政、统筹协调 | 第42页 |
·政府作为培训市场的守卫人——鼓励合作、刺激竞争 | 第42-43页 |
·政府作为职业培训的投资人——经济杠杆撬动各方积极性 | 第43-44页 |
第5章 我国政府在职业培训中角色转变和职能完善的建议 | 第44-53页 |
·我国政府在职业培训中的四个角色转变 | 第44-47页 |
·从全能行政者转变为有限行政者 | 第44-45页 |
·从行政指令发出者转变为培训需求满足者 | 第45页 |
·从职业培训直接提供者转变为职业培训促进者 | 第45-46页 |
·从单向垂直管理者转变为多元合作协调者 | 第46-47页 |
·我国政府在职业培训中的职能完善路径 | 第47-53页 |
·权力分配:界定职能,各司其职 | 第47页 |
·建章立制:完善法治,确立规则 | 第47-49页 |
·搭建平台:信息交互,资源配置 | 第49-50页 |
·市场维护:监督秩序,绩效评估 | 第50-51页 |
·夯实基础:资金投入,能力建设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