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縮略词表 | 第1-11页 |
中文摘要 | 第11-17页 |
Abstract | 第17-26页 |
前言 | 第26-29页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平肝养阴、活血通络治法干预高血压LVH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证患者炎性标志物的临床研究 | 第29-55页 |
一、资料与方法 | 第29-38页 |
1. 诊断标准 | 第29-32页 |
2. 病例纳入标准 | 第32-33页 |
3. 病例排除标准 | 第33页 |
4. 病例的剔除、脱落及中止试验标准 | 第33页 |
5. 试验药物及给药方法 | 第33-34页 |
6. 试验方法 | 第34-36页 |
7. 不良反应处理 | 第36页 |
8. 血压严重超标补救措施 | 第36-37页 |
9. 疗效及安全性判定标准 | 第37-38页 |
10. 统计学方法 | 第38页 |
二、结果与分析 | 第38-42页 |
1. 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 第38-39页 |
2. 两组降压疗效比较 | 第39页 |
3.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值比较 | 第39-40页 |
4. 两组心率水平比较 | 第40页 |
5.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第40页 |
6. 两组左心室肥厚指标比较 | 第40-41页 |
7. 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的比较 | 第41页 |
8. 两组血浆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 第41-42页 |
三、讨论 | 第42-55页 |
1. 西医学对本病的认识和研究进展 | 第42-46页 |
2. 中医学对高血压LVH的认识及临床研究进展 | 第46-49页 |
3. 导师对本病的认识 | 第49-50页 |
4. 方药分析 | 第50-54页 |
5. 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平肝养阴、活血通络治法干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肥厚的实验研究 | 第55-111页 |
实验一 复方钩藤降压片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心率的影响 | 第55-67页 |
一、材料与方法 | 第55-59页 |
1. 实验目的 | 第55页 |
2. 实验材料 | 第55-57页 |
3. 实验方法 | 第57-59页 |
二、结果 | 第59-62页 |
1. SHR左心室肥厚模型的成功建立与动物分组 | 第59页 |
2. 复方钩藤降压片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 | 第59-61页 |
3. 复方钩藤降压片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率的影响 | 第61-62页 |
三、讨论 | 第62-67页 |
1. SHR左心室肥厚模型的成功建立与动物分组 | 第62-63页 |
2. 平肝养阴、活血通络治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 | 第63-65页 |
3. 平肝养阴、活血通络治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率的影响 | 第65-67页 |
实验二、平肝养阴、活血通络治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浆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 第67-76页 |
一、材料与方法 | 第67-69页 |
1. 实验目的 | 第67页 |
2. 实验材料 | 第67-68页 |
3. 实验方法 | 第68-69页 |
二、结果与分析 | 第69-72页 |
1. 复方钩藤降压片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LD的影响 | 第69-70页 |
2. 复方钩藤降压片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浆Hs-CRP、IL-1β、IL-10、TNF-α的影响 | 第70-72页 |
三、讨论 | 第72-76页 |
1. 复方钩藤降压片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的影响 | 第72-74页 |
2. 复方钩藤降压片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1β、白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的影响 | 第74-76页 |
实验三、复方钩藤降压片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肥厚形态学的影响 | 第76-84页 |
一、材料与方法 | 第76-79页 |
1. 实验目的 | 第76页 |
2. 实验材料 | 第76-77页 |
3. 实验方法 | 第77-79页 |
二、结果与分析 | 第79-82页 |
1. 复方钩藤降压片对SHR的左心室重量(LVM)、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及左室壁相对厚度的影响 | 第79-80页 |
2. 复方钩藤降压片对SHR的心肌细胞组织学病理的影响 | 第80-82页 |
三、讨论 | 第82-84页 |
实验四、基于p38MAPK/c-fos、p38MAPK/TNF-α、IL-1β、IL-10途径探讨复方钩藤降压片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肥厚的调控作用 | 第84-101页 |
一、材料与方法 | 第84-91页 |
1. 实验目的 | 第84页 |
2. 实验材料 | 第84-86页 |
3. 实验方法 | 第86-91页 |
二、结果与分析 | 第91-97页 |
1. 免疫组化方法(PV9000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细胞p38MAPK、c-fos、TNFα、IL-1β、IL-10蛋白表达上样顺序及结果 | 第91-93页 |
2. 各组大鼠心肌组织p38MAPK、c-fos、TNFα、IL-1β、IL-10蛋白表达体视学图像积分光密度分析 | 第93-94页 |
3. Western-BIot法检测心肌细胞p38MAPK、TNFα、IL-1β、IL-10蛋白表达水平 | 第94-97页 |
三、讨论 | 第97-101页 |
1. 基于p38MAPK/c-fos途径探讨复方钩藤降压片对血AngⅡ、ALD增高状态下左心室肥厚的调控作用 | 第97-98页 |
2. 基于p38MAPK途径探讨复方钩藤降压片对AngⅡ、ALD增高状态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TNF-α、IL-1β、IL-10炎性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 | 第98-101页 |
实验五、复方钩藤降压片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AngⅡ、ALD增高状态下TLR4/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 | 第101-111页 |
一、材料与方法 | 第101-103页 |
1. 实验目的 | 第101页 |
2. 实验材料 | 第101-103页 |
3. 实验方法 | 第103页 |
二、结果与分析 | 第103-107页 |
1. 免疫组化方法(PV9000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细胞TLR4、NF-κBp65、TNF-α、IL-1β、IL-10炎性细胞因子蛋白表达 | 第103-104页 |
2. 各组大鼠心肌组织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体视学图像积分光密度分析 | 第104-105页 |
3. Western-BIot法检测心肌细胞TLR4、NF-κB p65、TNF-α、IL-1β、IL-10炎性细胞因子蛋白表达水平 | 第105-107页 |
三、讨论 | 第107-111页 |
1. TLR4/NF-κB信号传导通路 | 第107-109页 |
2. 复方钩藤降压片对TLR4/NF-κB信号传导通路调控作用 | 第109-111页 |
结论 | 第111-112页 |
创新点 | 第112-113页 |
致谢 | 第113-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0页 |
附录 | 第120-128页 |
文献综述 | 第128-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