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凉血散血方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阴虚血热证疗效观察及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5页
缩略词表第15-16页
第一部分 临床部分第16-36页
 第一 凉血散血方治疗ITP的疗效观察第16-30页
  1 研究方案第16-19页
   ·诊断标准第16-18页
   ·病例纳入标准第18页
   ·病例排除标准第18-19页
   ·病例剔除标准第19页
   ·中止标准第19页
   ·病例脱落处理第19页
  2 研究方法第19-21页
   ·病例来源第19页
   ·病例选择与分组第19-20页
   ·药物第20-21页
   ·治疗原则第21页
   ·用药方法第21页
   ·疗程第21页
  3 观测指标第21-22页
   ·安全性观察指标第21-22页
   ·疗效观察指标第22页
  4 疗效判定标准第22-23页
   ·西医疗效判定标准第22页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第22-23页
  5 统计学分析第23页
  6 结果第23-30页
   ·LSD组与强的松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第23页
   ·LSD组与强的松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第23-27页
   ·LSD组与强的松组西医临床疗效比较第27-28页
   ·LSD组与强的松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比较第28-29页
   ·LSD组与强的松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比较第29-30页
 第二 凉血散血方对ITP患者CD4~+CD25~+Treg细胞及FOXP3表达的影响第30-36页
  1 研究对象第30页
  2 临床用药第30页
  3 观测指标第30页
  4 研究方法第30-32页
   ·标本的收集与处理第30页
   ·仪器与试剂第30-31页
   ·样本制备第31页
   ·流式细胞分析第31-32页
  5 统计学处理第32页
  6 结果第32-36页
   ·LSD组与强的松组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及FOXP3表达比较第32-34页
   ·治疗前后CD4~+CD25~+Treg细胞、FOXP3表达及其与外周血小板计数间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第34-36页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第36-61页
 第一 兔抗大鼠血小板血清(APS)制备第36-38页
  1 动物第36页
  2 试剂第36页
  3 主要溶液配制第36页
  4 仪器第36页
  5 方法第36-38页
 第二 凉血散血方对ITP模型大鼠体征、血小板及骨髓象的影响第38-44页
  1 动物与材料第38-39页
   ·动物第38页
   ·药物与试剂第38页
   ·主要溶液配制第38页
   ·主要仪器第38-39页
  2 实验方法第39-40页
   ·动物模型的复制第39页
   ·分组和给药第39-40页
   ·观察大鼠体征改变第40页
   ·取材第40页
   ·血小板检测第40页
   ·大鼠股骨骨髓象观察第40页
   ·统计学分析第40页
  3 结果第40-44页
   ·各组大鼠体征改变第40-41页
   ·各组大鼠血小板计数第41-42页
   ·大鼠股骨骨髓象变化第42-44页
 第三 凉血散血方对ITP模型大鼠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及Foxp3表达的影响第44-57页
  1 动物与材料第44-47页
   ·动物第44页
   ·药物与试剂第44-45页
   ·主要溶液配制第45-46页
   ·主要仪器第46-47页
  2 实验方法第47-52页
   ·动物模型的建立第47页
   ·分组和给药第47页
   ·取材第47页
   ·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及Foxp3表达第47-48页
   ·免疫组化法检测ITP模型大鼠脾脏Foxp3蛋白表达第48-49页
   ·RT-PCR法检测ITP模型大鼠脾脏Foxp3mRNA表达第49-50页
   ·Western-blot法检测ITP模型大鼠脾脏Foxp3蛋白表达第50-52页
   ·统计学分析第52页
  3 结果第52-57页
   ·凉血散血方对流式检测的CD4~+CD25~+Treg细胞及Foxp3表达的影响第52-54页
   ·凉血散血方对免疫组化法检测的Foxp3蛋白表达的影响第54页
   ·凉血散血方对RT-PCR法检测的Foxp3mRNA表达的影响第54-55页
   ·凉血散血方对Western-blotting法检测的Foxp3蛋白表达的影响第55-57页
 第四 凉血散血方对ITP模型大鼠外周血CD40L表达的影响第57-61页
  1 动物与材料第57页
   ·动物第57页
   ·药物与试剂第57页
   ·主要溶液配制第57页
   ·主要仪器第57页
  2 实验方法第57-58页
   ·动物模型的建立第57页
   ·分组和给药第57页
   ·取材第57-58页
   ·ELISA法检测ITP模型大鼠外周血CD40L表达第58页
   ·统计学分析第58页
  3 结果第58-61页
   ·凉血散血方对ELISA法检测的CD40L表达的影响第58-60页
   ·各组ITP大鼠CD40L、Foxp3表达及其与外周血小板计数间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第60-61页
第三部分 讨论第61-80页
 第一 临床研究讨论第61-72页
  1 中医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认识第61-62页
   ·古代医家的认识第61-62页
   ·现代医家的认识第62页
  2 中、西医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现状第62-64页
   ·中医药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现状第62-63页
   ·现代医学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现状第63-64页
  3 凉血散血方组方依据及方解第64-67页
   ·凉血散血方单味药选用依据第64-65页
   ·凉血散血方义分析第65-67页
  4 凉血散血方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分析第67-69页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第67-68页
   ·西医临床疗效评价第68页
   ·不良反应的比较第68-69页
  5 凉血散血方对ITP患者CD4~+CD25~+Treg细胞及FOXP3表达的影响第69-71页
   ·CD4~+CD25~+Treg细胞与ITP发病第69-70页
   ·FOXP3因子与ITP发病第70-71页
  6 小结第71-72页
 第二实验研究讨论第72-80页
  1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第72-74页
   ·ITP发病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第72-74页
   ·ITP发病与固有免疫应答第74页
  2 中医药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作用机制的进展第74-76页
   ·减少抗血小板抗体的产生第74-75页
   ·减少巨噬细胞吞噬血小板作用第75页
   ·促进巨核细胞成熟第75页
   ·调节T、B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第75-76页
  3 凉血散血方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作用机制第76-79页
   ·凉血散血方对ITP模型大鼠体征、血小板及骨髓象的影响第76页
   ·凉血散血方对ITP模型大鼠CD4~CD25~+Treg细胞及Foxp3表达的影响第76-77页
   ·凉血散血方对ITP模型大鼠外周血CD40L表达的影响第77-79页
  4 小结第79-80页
结论第80-81页
致谢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9页
附录A 文献综述第89-103页
 参考文献第99-103页
附录B 临床观察表第103-117页
附录C 流式分析图片第117-120页
附录D 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图片第120-121页
附录E 免疫组化图片第121-122页
附录F RT-PCR分析图片第122-123页
附录G 读博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第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降脂消斑片对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及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AS模型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p38MAPK、TLR4信号通路介导的炎性细胞因子网络探讨平肝养阴、活血通络法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