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托邦幻灭史--从格非三部曲看当代知识分子主体精神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1页 |
一、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 选题的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第一章 乌托邦在当代的绽放 | 第11-19页 |
第一节 中国乌托邦流变史 | 第11-13页 |
(一) 、乌托邦的起源:晚清 | 第11-12页 |
(二) 、实体乌托邦的“原点”:文革 | 第12页 |
(三) 、现代乌托邦的演变:金钱欲望神话 | 第12-13页 |
第二节 知识分子眼中的乌托邦 | 第13-14页 |
第三节 格非早期创作的伏笔 | 第14-19页 |
一、 虚幻与真实的互换 | 第14-15页 |
二、 历史与存在的书写 | 第15-17页 |
三、 诗意与重复的手法 | 第17-19页 |
第二章 乌托邦与格非的精神家园 | 第19-33页 |
第一节 叙事手法的创新 | 第19-23页 |
一、 诗意的尝试 | 第19-21页 |
二、 空缺与重复 | 第21-22页 |
三、 双层视角和超距对话 | 第22-23页 |
第二节 革命与性 | 第23-24页 |
第三节 乌托邦之构建与诠释 | 第24-33页 |
一、 谭端午与庄之蝶 | 第24-26页 |
二、 花家地与诗经古城 | 第26-29页 |
三、 价值乌托邦和和反面乌托邦 | 第29-33页 |
第三章 乌托邦的终极悖论 | 第33-38页 |
第一节 叙事策略的自相矛盾 | 第33页 |
第二节 身份理想的无处安放 | 第33-37页 |
第三节 土匪情节与孤岛意象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附录 | 第44-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
个人简历 | 第50-51页 |
在学期内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