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目录 | 第10-11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设计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设计 | 第12-14页 |
·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研究工具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7-22页 |
·主要概念的界定 | 第17-19页 |
·入职适应 | 第17页 |
·初任教师入职适应 | 第17-1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国内外对职业适应的相关研究 | 第19-20页 |
·国内外对新教师适应的相关研究 | 第20-22页 |
第三章 拉萨市中学教师入职适应的综合分析 | 第22-34页 |
·新教师入职适应状况在性别上的差异表现 | 第22-23页 |
·新教师入职适应状况在年龄上的差异表现 | 第23-24页 |
·新教师入职适应状况在专业上的差异表现 | 第24-25页 |
·新教师入职适应状况在教龄上的差异表现 | 第25-28页 |
·新教师入职适应状况在学历水平上的差异表现 | 第28-29页 |
·新教师入职适应状况在民族上的差异表现 | 第29-31页 |
·新教师入职适应状况在任教学校的性质上的差异表现 | 第31页 |
·新教师入职适应状况在教师所任职务上的差异表现 | 第31-32页 |
·新教师入职适应状况在教师所带班级的规模上的差异表现 | 第32-34页 |
第四章 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 | 第34-36页 |
第五章 研究者的反思 | 第36-38页 |
·对现实困境的反思 | 第36-37页 |
·对本调查研究的反思 | 第37-38页 |
第六章 拉萨市中学教师入职适应的建议与对策 | 第38-41页 |
·国家政策、财政大力支持,提高新教师的工资福利 | 第38页 |
·国家、高等院校、中学密切合作,探讨新教师的培养模式和方案 | 第38-39页 |
·成立专门的组织,定期对新教师展开培训和心理咨询,提高新教师自我认知能力 | 第39页 |
·优化新教师从业环境 | 第39页 |
·加强职前培训和校本培训,提高新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和业务能力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附录 | 第44-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