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6-22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16-17页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结构 | 第17-19页 |
·论文的思路 | 第17-18页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8-19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2-34页 |
第一节 二元经济背景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 第22-28页 |
·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原因 | 第22-25页 |
·“刘易斯拐点”与我国当前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估计 | 第25-27页 |
·城市内部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 第27-28页 |
第二节 产品内分工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 第28-32页 |
·承接产品内分工的要素禀赋优势 | 第28-29页 |
·产品内分工引致就业规模 | 第29-31页 |
·产品内分工与相对需求 | 第31-32页 |
第三节 开放经济与二元劳动力市场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制度约束与承接产品内分工背景下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分析框架 | 第34-57页 |
第一节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农村劳动力供给 | 第36-42页 |
·我国农业部门劳动力比例持续下降 | 第36-38页 |
·农村劳动力进一步转移的制度约束 | 第38-42页 |
第二节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求分析 | 第42-45页 |
·整体需求规模分析 | 第42-44页 |
·需求结构变化分析 | 第44-45页 |
第三节 制度约束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均衡分析框架 | 第45-51页 |
·无制度约束下的农村劳动力部门流动 | 第45-48页 |
·制度约束下的农村劳动力部门流动 | 第48-51页 |
第四节 关于模型假设与结果的进一步讨论与经验 | 第51-56页 |
·模型的假设 | 第51-52页 |
·结果与事实经验比较 | 第52-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我国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规模与带动就业估计 | 第57-82页 |
第一节 投入产出法计算产品内分工水平 | 第60-69页 |
·投入产出模型 | 第60-63页 |
·竞争型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估计 | 第63-66页 |
·利用OECD投入产出数据库计算 | 第66-69页 |
第二节 BEC分类法计算中间产品贸易额 | 第69-73页 |
第三节 加工贸易方法 | 第73-76页 |
第四节 产品内分工模式下的出口带动就业估计 | 第76-81页 |
·估计框架 | 第76-77页 |
·估计结果 | 第77-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五章 产品内分工对我国相对收入影响分析:以二元劳动力市场为背景 | 第82-102页 |
第一节 简单的供给与需求分析 | 第83-91页 |
·我国二元经济与城市劳动力市场非熟练劳动力相对供给 | 第84-86页 |
·二元劳动力市场框架下的相对收入变化 | 第86-90页 |
·非熟练劳动力的相对供给与相对收入变化 | 第90-91页 |
第二节 产品内分工对我国劳动力相对需求的直接影响分析 | 第91-94页 |
第三节 回归分析 | 第94-101页 |
·回归模型 | 第94-97页 |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97-98页 |
·回归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98-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六章 次级劳动力市场规模对各省出口方式优势影响 | 第102-151页 |
第一节 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整体供求趋势及其省际集聚差异 | 第105-115页 |
·我国劳动力的整体供求趋势 | 第105-111页 |
·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省际配置格局 | 第111-115页 |
第二节 省际劳动力市场分割视角与供给约束下的劳动力积聚竞争 | 第115-127页 |
·外来劳动力市场规模受政府政策影响 | 第115-119页 |
·各省最低工资设立及调整差异 | 第119-126页 |
·回归分析 | 第126-127页 |
第三节 各省次级劳动力市场规模及不同出口方式优势 | 第127-141页 |
·次级劳动力市场规模对企业出口优势影响 | 第129-131页 |
·次级劳动力市场规模与不同出口方式优势 | 第131-132页 |
·对地区不同出口方式比较优势来源的回归分析 | 第132-141页 |
第四节 省际加工贸易出口优势来源的回归分析 | 第141-147页 |
·加工贸易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 第141-142页 |
·影响加工贸易优势指标的选择 | 第142-143页 |
·回归分析 | 第143-147页 |
第五节 内生性问题 | 第147-149页 |
本章小结 | 第149-151页 |
第七章 主要结论 | 第151-155页 |
参考文献 | 第155-164页 |
致谢 | 第164-165页 |
附录 | 第165-166页 |
个人简历 | 第1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