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世界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开发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保护遗产共识 | 第10页 |
·庐山旅游经济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促进旅游发展 | 第11页 |
·促进资源发展 | 第11页 |
·为我国文化景观保护提供借鉴 | 第11-12页 |
·研究概况 | 第12-17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3-17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7-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庐山遗产资源地概况 | 第19-28页 |
·地理概况 | 第19-20页 |
·自然概况 | 第19页 |
·人文概况 | 第19-20页 |
·交通区位概况 | 第20-22页 |
·地质地貌特征 | 第22-23页 |
·文化景观遗产 | 第23-24页 |
·庐山资源分类 | 第24-28页 |
第三章 遗产资源对比分析 | 第28-36页 |
·我国文化景观资源对比 | 第28-30页 |
·山脉遗产资源对比 | 第30-33页 |
·SWOT 分析 | 第33-36页 |
第四章 庐山遗产旅游分析 | 第36-49页 |
·庐山遗产旅游发展概况 | 第36-37页 |
·庐山旅游发展的“经济—环境”二维分析 | 第37-45页 |
·回归分析法 | 第37-38页 |
·聚类分析法 | 第38-40页 |
·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 第40-41页 |
·实证分析 | 第41-45页 |
·庐山旅游发展预测 | 第45-47页 |
·方法介绍 | 第45-46页 |
·预测分析 | 第46-47页 |
·分析小结 | 第47-49页 |
第五章 庐山保护与开发对策研究 | 第49-55页 |
·庐山文化景观的保护 | 第50-52页 |
·兼顾有形与无形遗产资源 | 第50页 |
·坚持动态中的保护 | 第50页 |
·综合管理,提升管理效率 | 第50-51页 |
·制定生态保护政策 | 第51页 |
·科学规划,保护遗产原真性 | 第51-52页 |
·庐山旅游开发研究 | 第52-54页 |
·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 | 第52页 |
·旅游产品升级 | 第52-53页 |
·整顿旅游产业,维护庐山形象 | 第53页 |
·寻求合作,旅游均衡化发展 | 第53页 |
·杜绝安全隐患,提升服务质量 | 第53-54页 |
·庐山可持续发展研究 | 第54-55页 |
第六章 结论和讨论 | 第55-57页 |
·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研究的不足 | 第56页 |
·研究展望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情况 | 第62-63页 |
附录 1 庐山游客调查问卷 | 第63-64页 |
附录 2 九江文物资源单体目录 | 第64-66页 |
附录 3 聚类分析结果输出 | 第66-71页 |
附录 4 回归分析结果输出 | 第7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