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和顺县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现实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2章 关于基础教育公平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基础教育与基础教育公平的含义 | 第20页 |
·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公平思想 | 第20-21页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公平思想 | 第21-25页 |
·毛泽东的教育公平思想 | 第21-22页 |
·邓小平的教育公平思想 | 第22-23页 |
·江泽民的教育公平思想 | 第23-24页 |
·胡锦涛的教育公平思想 | 第24页 |
·习近平的教育公平思想 | 第24-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山西省和顺县经济社会和基础教育发展现状 | 第26-33页 |
·和顺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第26页 |
·和顺县基础教育发展现状 | 第26-32页 |
·基础教育学校及在校生情况 | 第27页 |
·基础教育经费投入情况 | 第27-29页 |
·基础教育设施建设现状 | 第29-30页 |
·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现状 | 第30-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山西省和顺县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3-39页 |
·教育投入仍显不足 | 第33-34页 |
·教师队伍建设滞后 | 第34-35页 |
·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任务依然艰巨 | 第35-37页 |
·办学条件存在差距 | 第35-36页 |
·公用经费投入存在差距 | 第36页 |
·学前教育、弱势群体的入学权利难以得到保障 | 第36-37页 |
·寄宿制学生上学费用高,困难大 | 第37页 |
·实施素质教育困难较大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5章 山西省和顺县基础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9-43页 |
·县域经济发展滞后,财政收入少 | 第39页 |
·农村经济发展慢,农民收入水平低 | 第39-41页 |
·“以县为主”的教育制度失衡 | 第41页 |
·教育理念的影响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第6章 山西省和顺县实现基础教育公平的路径思考 | 第43-50页 |
·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 第43-45页 |
·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优化资源配置 | 第43-44页 |
·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第44页 |
·实施教材和课程改革,满足中小学生需求 | 第44-45页 |
·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制度体系建设 | 第45-47页 |
·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 | 第45页 |
·完善弱势群体补偿制度 | 第45-46页 |
·设立城乡义务教育账户 | 第46-47页 |
·建立省级统筹教育经费制度 | 第47页 |
·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 第47-49页 |
·强化培训,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 第47-48页 |
·提高待遇,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 第48页 |
·完善制度,推动城乡教师定期轮岗 | 第48-49页 |
·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合理对教师进行评价 | 第49页 |
·立足实际,科学核定教师编制 | 第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