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泌尿生殖器肿瘤论文--乳腺肿瘤论文

人胚胎干细胞来源内皮细胞作为细胞载体对转移性乳腺癌进行靶向治疗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主要缩略语表第14-16页
第一章 引言第16-35页
 第一节 转移性乳腺癌及其动物模型第16-19页
     ·转移性乳腺癌第16-17页
     ·转移性乳腺癌动物模型第17-19页
 第二节 人胚胎干细胞向内皮细胞的分化第19-21页
 第三节 内皮前体细胞在肿瘤血管新生中发挥的作用第21-23页
 第四节 内皮前体细胞在肿瘤基因治疗中作为细胞载体的应用第23-27页
     ·内皮前体细胞的来源第23-25页
     ·外源性内皮前体细胞的肿瘤靶向性第25-26页
     ·以内皮前体细胞作为肿瘤靶向治疗载体的策略第26-27页
 第五节 自杀基因治疗系统的原理和方法第27-31页
     ·用于自杀基因治疗系统的酶类和前药第28-29页
     ·旁观者效应和好施者效应第29-30页
     ·如何增强旁观者效应第30页
     ·在自杀基因治疗系统中发挥作用的免疫反应第30-31页
 第六节 胚胎干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第31-33页
     ·肿瘤和胚胎发育信号通路的交汇第31-32页
     ·胚胎干细胞微环境对肿瘤细胞的影响第32-33页
 第七节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及科研假设第33-35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35-62页
 第一节 实验材料第35-38页
     ·细胞第35页
     ·菌株第35页
     ·质粒第35页
     ·主要实验试剂第35-37页
     ·主要实验仪器第37-38页
     ·实验动物第38页
     ·其它实验材料第38页
 第二节 实验方法第38-62页
     ·人胚胎干细胞来源内皮细胞的获得第38-39页
     ·细胞培养第39-41页
     ·质粒的构建第41-44页
     ·质粒的提取与浓度的测定第44-45页
     ·慢病毒的包装第45-46页
     ·稳定细胞系的建立第46-47页
     ·细胞条件培养基的收集第47-48页
     ·细胞增殖实验第48页
     ·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周期第48-49页
     ·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凋亡情况第49页
     ·Transwell 小室模型测定 MDA-MB-231 细胞的迁移能力第49-50页
     ·划痕实验第50-51页
     ·细胞荧光实验第51页
     ·蛋白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s)第51-54页
     ·WST-1 实验第54页
     ·“旁观者效应”的测定第54-55页
     ·Transwell 小室模型测定肿瘤细胞上清吸引 hESC-ECs 的能力第55页
     ·乳腺癌肺转移小鼠模型的建立第55-56页
     ·可见光成像第56-57页
     ·细胞肿瘤靶向性的测定第57页
     ·对乳腺癌肺转移小鼠模型的治疗方法第57-58页
     ·动物标本的取材和冰冻切片的制作第58页
     ·HE 染色(冰冻切片)第58-59页
     ·免疫荧光染色(冰冻切片)第59-60页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冰冻切片)第60-61页
     ·荧光法 TUNEL 凋亡检测(冰冻切片)第61页
     ·统计方法第61-62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2-87页
 第一节 人胚胎干细胞来源内皮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和功能检测第62-65页
     ·体外人胚胎干细胞向内皮细胞的分化第62-63页
     ·人胚胎干细胞来源内皮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第63-64页
     ·人胚胎干细胞来源内皮细胞的功能检测第64-65页
 第二节 人胚胎干细胞来源内皮细胞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第65-68页
     ·hESC-ECs 通过旁分泌作用减慢 MDA-MB-231 细胞的生长速度第65页
     ·hESC-EC 条件培养基导致 MDA-MB-231 细胞周期分布改变第65-66页
     ·hESC-EC 条件培养基增加低血清培养条件下 MDA-MB-231 细胞的凋亡比例第66-67页
     ·hESC-EC 条件培养基对 MDA-MB-231 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第67-68页
 第三节 人胚胎干细胞来源内皮细胞对乳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第68-72页
     ·hESC-ECs 通过旁分泌作用减弱 MDA-MB-231 细胞的迁移能力第68-70页
     ·hESC-ECs 通过旁分泌作用抑制 MDA-MB-231 细胞的上皮-间充质转化第70-72页
 第四节 人胚胎干细胞来源内皮细胞对乳腺癌细胞 Wnt 信号通路的影响第72-73页
 第五节 人胚胎干细胞来源内皮细胞的肿瘤靶向性研究第73-78页
     ·体外 hESC-ECs 的肿瘤靶向性第73-74页
     ·体内 hESC-ECs 的肿瘤靶向性第74-76页
     ·经静脉注射的 hESC-ECs 能够引起周围肿瘤细胞的凋亡第76-78页
 第六节 表达自杀基因的人胚胎干细胞来源内皮细胞的建立第78-82页
     ·表达自杀基因的人胚胎干细胞来源内皮细胞的建立第78-79页
     ·更西洛韦对 EC-TF 细胞的杀伤作用第79-81页
     ·在给予更西洛韦条件下 EC-TF 细胞对共培养的 MDA-MB-231 细胞的“旁观者效应”第81-82页
 第七节 人胚胎干细胞来源内皮细胞作为基因靶向治疗载体对转移性乳腺癌小鼠模型的治疗第82-87页
第四章 讨论第87-91页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第91-93页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第91页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第91-92页
 第三节 研究展望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100页
致谢第100-101页
综述第101-109页
 References第106-109页
个人简历第109-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HD5对乳腺癌细胞生长和浸润过程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下一篇:新的雌激素受体(ER)相关核分子ERRF对ER阳性乳腺癌细胞生长的调节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