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规金融与家庭信贷约束--来自CHFS的经验证据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1. 引言 | 第13-17页 |
·选题背景 | 第13页 |
·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本文结构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贡献与不足 | 第15-17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7-27页 |
·国外文献回顾 | 第17-20页 |
·国内文献回顾 | 第20-25页 |
·文献评述 | 第25-27页 |
3. 理论假说 | 第27-31页 |
4. 数据描述和变量设定 | 第31-39页 |
·数据描述 | 第31-33页 |
·因变量定义 | 第33-37页 |
·自变量定义 | 第37-39页 |
5. 信贷约束的计量分析 | 第39-54页 |
·中国家庭信贷约束程度分析 | 第39-40页 |
·影响信贷约束的因素分析 | 第40-43页 |
·正规与非正规信贷约束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43-54页 |
·最严格定义下的正规与非正规信贷约束 | 第43-48页 |
·较严格定义下的正规与非正规信贷约束 | 第48-50页 |
·最宽松定义下的正规与非正规信贷约束 | 第50-54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54-59页 |
·主要结论 | 第54-57页 |
·政策建议 | 第57-59页 |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 第57-58页 |
·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