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一、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立法解读 | 第9-14页 |
| ·《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认为合法权益受侵害” | 第9-11页 |
| ·《若干解释》的相关规定——“法律上的利害关系” | 第11-14页 |
| 二、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认定标准的理解和适用——基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考察 | 第14-33页 |
| ·如何界定“认为合法权益受侵害” | 第14-24页 |
| ·关于“认为”的问题 | 第14-17页 |
| ·关于“合法权益”的问题 | 第17-21页 |
| ·“合法权益”的内涵 | 第18-20页 |
| ·“合法权益”的外延 | 第20-21页 |
| ·如何理解“合法权益受侵害” | 第21-24页 |
| ·如何界定法律上的利害关系 | 第24-33页 |
| ·关于“法律上”的不同解读 | 第25-27页 |
| ·狭义层面的解读 | 第25-26页 |
| ·广义层面的解读 | 第26-27页 |
| ·关于”利害关系”的不同解读 | 第27-31页 |
| ·切身利害关系与非切身利害关系 | 第28-29页 |
| ·现实利害关系与可能利害关系 | 第29页 |
| ·直接利害关系与间接利害关系 | 第29-31页 |
| ·如何把握“认为合法权益受侵害”与“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两者的适用关系 | 第31-33页 |
| ·行政诉讼中存在两个独立的原告资格认定标准 | 第31页 |
| ·行政诉讼中存在统一于原告资格标准的两个判断要件 | 第31-33页 |
| 三、特殊类型案件原告资格的认定 | 第33-41页 |
| ·债权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问题 | 第33-36页 |
| ·普通债权人不具有行政诉讼原告资格 | 第34-35页 |
| ·特殊债权人获得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条件 | 第35-36页 |
| ·相邻权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问题 | 第36-39页 |
| ·行政诉讼中“相邻权人”的保护范围 | 第36-37页 |
| ·行政诉讼中“相邻权人”保护范围的司法解读 | 第37-39页 |
| ·继承权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问题 | 第39-41页 |
| ·各地法院不同的审查意见 | 第39-41页 |
| ·最高法院的个案答复 | 第41页 |
| 四、关于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认定规则及判断要素的总结——在规范、事实、政策之间的衡量 | 第41-47页 |
| ·规范主义层面上,采用灵活解释认定原告资格 | 第41-45页 |
|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判断要素 | 第42-43页 |
| ·权益保护范围认定的域外经验的借鉴 | 第43-45页 |
| ·实用主义层面上,采用利益衡量的方法认定原告资格 | 第45-47页 |
| 结语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