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刑事和解的基本问题解析 | 第11-19页 |
·刑事和解概念辨析 | 第11-12页 |
·刑事和解的性质与基本原则 | 第12-16页 |
·刑事和解解决刑事纠纷的理念基础 | 第16-19页 |
·刑事和解程序的动静态解读与刑事纠纷处理机制的认识 | 第16-17页 |
·刑事和解制度的功能定位 | 第17-18页 |
·刑事和解与传统刑事司法的比较分析 | 第18-19页 |
二、公诉案件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与条件 | 第19-27页 |
·公诉案件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 | 第20-24页 |
·危害公共安全的刑事案件 | 第21-22页 |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以及财产权利的刑事案件 | 第22-23页 |
·过失犯罪案件 | 第23-24页 |
·禁止刑事和解的案件范围 | 第24页 |
·公诉案件适用刑事和解的条件 | 第24-27页 |
·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心认罪为和解的前提 | 第25页 |
·以被害人能够谅解为和解的基础 | 第25-26页 |
·以被害人的自愿进行为和解的保障 | 第26-27页 |
三、公诉案件刑事和解的程序设计 | 第27-33页 |
·刑事和解模式概述 | 第27-28页 |
·我国应当采取的刑事和解模式 | 第28-30页 |
·公诉案件刑事和解程序的开展 | 第30-33页 |
四、公诉案件刑事和解在审前程序中的适用及法律结果 | 第33-43页 |
·侦查阶段的刑事和解程序适用 | 第34-35页 |
·审查批捕阶段的刑事和解程序适用 | 第35-37页 |
·审查起诉阶段的刑事和解程序适用 | 第37-43页 |
五、审前程序中解决刑事和解问题的法律监督 | 第43-46页 |
·对侦查机关刑事和解的监督 | 第43-45页 |
·对检察机关刑事和解的监督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