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3页 |
第一章 宋元文学作品中杜牧形象的题材来源 | 第13-25页 |
第一节 不同人生阶段杜牧诗文中的自我形象 | 第13-19页 |
一、 读书登第的至诚素儒 | 第13-14页 |
二、 十年奔走的僚佐幕吏 | 第14-16页 |
三、 三徙播迁的苦辛州官 | 第16-17页 |
四、 湖州长安的颓衰病老 | 第17-19页 |
第二节 唐五代各类史料中记载的杜牧 | 第19-25页 |
一、 正史史料中的刚正奇节 | 第20页 |
二、 笔记野史中的游冶惜才 | 第20-25页 |
第二章 宋代文学作品中的杜牧形象的传播与接受 | 第25-41页 |
第一节 宋代文学作品中杜牧形象的传播 | 第25-28页 |
第二节 宋代文学作品中的杜牧形象分析 | 第28-38页 |
一、 宋代诗词中的杜牧形象 | 第29-33页 |
二、 宋代小说及调笑歌舞剧中的杜牧形象 | 第33-35页 |
三、 宋人四家诗词中杜牧形象的个案研究 | 第35-38页 |
第三节 宋代文学作品中杜牧形象的文化成因与审美内涵 | 第38-41页 |
第三章 元代文学作品中的杜牧形象的传播与接受 | 第41-53页 |
第一节 元代文学作品中杜牧形象的传播 | 第41-43页 |
第二节 元代文学作品中的杜牧形象分析 | 第43-49页 |
一、 元代诗词曲中的杜牧形象 | 第43-46页 |
二、 乔吉《杜牧之诗酒扬州梦》中杜牧形象的个案研究 | 第46-49页 |
第三节 元代文学作品中杜牧形象的文化成因与审美内涵 | 第49-53页 |
余论 杜牧形象题材对明清戏曲文学的影晌 | 第53-63页 |
第一节 作品叙录与考辨梳理 | 第53-55页 |
第二节 关目渊源与形象分析 | 第55-63页 |
结语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