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文人心态与社会文化--唐代终南山诗歌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4页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研究视角的选择 | 第8-9页 |
第二节 终南山诗歌出现的原因 | 第9-10页 |
第三节 本文研究范围 | 第10-12页 |
第四节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第一章 自然山水诗与文人文化心态 | 第14-30页 |
第一节 自然山水与文人审美的展现 | 第15-22页 |
(一) 望山之作 | 第15-19页 |
(二) 游山之作 | 第19-22页 |
第二节 山水景色与文人情致的表达 | 第22-30页 |
(一) 从自然山水之中捕捉视听美感 | 第23-25页 |
(二) 借外在表象之景抒发内心感慨 | 第25-27页 |
(三) 于山水诗句之内透出长安情怀 | 第27-30页 |
第二章 园林别业诗与文人文化心态 | 第30-40页 |
第一节 自然景色与闲适心态的流露 | 第31-36页 |
第二节 园林景致与审美旨趣的表达 | 第36-40页 |
第三章 寺观诗歌与文人文化心态 | 第40-48页 |
第一节 道教道观诗歌与文人文化心态 | 第41-43页 |
第二节 佛教寺院诗歌与文人文化心态 | 第43-48页 |
第四章 文人文化心态与唐代社会和文化 | 第48-54页 |
第一节 文化的结点——互渗而地位有异的儒释道 | 第48-51页 |
第二节 文化的载体——开放而兼容并包的唐帝国 | 第51-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