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培训机构的社会责任与规制建设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25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现状分析 | 第12-17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5-17页 |
|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7页 |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19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 ·主要理论依据 | 第19-20页 |
| ·古典经济学理论 | 第19页 |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9-20页 |
|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 第20页 |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0页 |
| ·主要概念的界定 | 第20-25页 |
| ·职业培训 | 第20-21页 |
| ·职业培训机构 | 第21-23页 |
| ·社会责任 | 第23页 |
| ·规制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职业培训机构社会责任的确立 | 第25-31页 |
| ·民众参与职业培训的诉求 | 第25-27页 |
| ·提高收入水平 | 第25页 |
| ·获得资格证书 | 第25-26页 |
| ·获得就业机会 | 第26页 |
| ·维护自身权益 | 第26页 |
| ·规划职业生涯 | 第26-27页 |
| ·培训机构目前开展的主要业务 | 第27-28页 |
| ·传授专业技能 | 第27页 |
| ·颁发资格证书 | 第27-28页 |
| ·提供就业服务 | 第28页 |
| ·安全生产教育 | 第28页 |
| ·职业培训机构社会责任的确立 | 第28-31页 |
| ·提高劳动者素质 | 第29页 |
| ·促进就业再就业 | 第29页 |
| ·提高劳动者收入 | 第29-30页 |
| ·提升民生幸福指数 | 第30页 |
| ·推进社会经济发展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职业培训机构社会责任的履行 | 第31-40页 |
| ·职业培训机构发展及运行的现状分析 | 第31-36页 |
| ·培训机构数量 | 第31-32页 |
| ·结业生数量 | 第32-33页 |
| ·培训教师数量 | 第33页 |
| ·设备资产情况 | 第33-34页 |
| ·技能鉴定考核情况 | 第34页 |
| ·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情况 | 第34-35页 |
| ·总体状况分析 | 第35-36页 |
| ·职业培训机构社会责任的履行 | 第36-40页 |
| ·多数职业培训机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 第36-37页 |
| ·部分培训机构出现社会责任履行缺失现象 | 第37-40页 |
| 第四章 加强培训机构履行社会责任的规制建设 | 第40-46页 |
| ·职业培训机构社会责任缺失成因分析 | 第40-42页 |
| ·盲目追求培训利润 | 第40页 |
| ·市场准入标准较低 | 第40-41页 |
| ·法律法规尚未健全 | 第41页 |
| ·运行监管尚未到位 | 第41-42页 |
| ·广告媒体责任缺失 | 第42页 |
| ·民主监督严重缺失 | 第42页 |
| ·市场经济下职业培训机构规制建设的重点 | 第42-46页 |
| ·自我约束规制 | 第43页 |
| ·市场调节规制 | 第43页 |
| ·法律约束规制 | 第43-44页 |
| ·政府管理规制 | 第44页 |
| ·行业自律规制 | 第44-45页 |
| ·舆论监督规制 | 第45页 |
| ·社会监督规制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