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13页 |
| ·高职院校 | 第12页 |
| ·毕业生 | 第12页 |
| ·就业 | 第12-13页 |
| ·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13-14页 |
|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理论依据 | 第14-16页 |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4页 |
| ·筛选假设理论 | 第14-15页 |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5页 |
| ·搜寻与匹配理论 | 第15-16页 |
|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 第16页 |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6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 ·基于供给、需求及供需匹配视角 | 第19-20页 |
| ·基于就业政策、方式及服务视角 | 第20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0-25页 |
| ·就业现状研究 | 第20-21页 |
| ·就业问题研究 | 第21-22页 |
| ·就业因素研究 | 第22-23页 |
| ·就业意向研究 | 第23页 |
| ·就业指导研究 | 第23-24页 |
| ·就业对策研究 | 第24-25页 |
| ·研究述评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河北省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 | 第26-44页 |
| ·研究设计与实施 | 第26-28页 |
| ·问卷设计 | 第26-27页 |
| ·样本确定 | 第27-28页 |
| ·调查数据的分析 | 第28-44页 |
| ·总体就业状况 | 第28-30页 |
| ·薪资水平状况 | 第30-33页 |
| ·就业单位性质 | 第33-35页 |
| ·晋升空间状况 | 第35-36页 |
| ·专业对口状况 | 第36-38页 |
| ·就业稳定状况 | 第38-41页 |
| ·就业满意度状况 | 第41-44页 |
| 第四章 河北省高职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44-54页 |
| ·高职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 第44-48页 |
| ·就业形势较为严峻 | 第44-45页 |
| ·就业质量有待提升 | 第45页 |
| ·就业歧视现象普遍存在 | 第45-46页 |
| ·农村生源毕业生处于弱势 | 第46-47页 |
| ·就业信息传播渠道不畅通 | 第47-48页 |
| ·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成因 | 第48-54页 |
| ·社会认知存在偏差 | 第48-49页 |
| ·人才高消费现象较普遍 | 第49页 |
| ·高职教育质量有待改善 | 第49-50页 |
| ·性别歧视思想根深蒂固 | 第50-51页 |
| ·现行政策体系存在弊端 | 第51页 |
| ·就业信息机制不够健全 | 第51-52页 |
| ·就业指导服务尚需完善 | 第52-54页 |
| 第五章 改善河北省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对策 | 第54-64页 |
| ·基于政府视角 | 第54-58页 |
|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 第54-55页 |
| ·完善市场化就业机制 | 第55-56页 |
| ·消除社会就业歧视现象 | 第56页 |
| ·加强劳动力市场运行监管 | 第56-57页 |
| ·继续加大职业教育投入 | 第57-58页 |
| ·基于学校视角 | 第58-61页 |
| ·依据市场设置专业 | 第58页 |
|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 第58-59页 |
| ·强化就业信息服务 | 第59-60页 |
|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 第60-61页 |
| ·基于学生自身视角 | 第61-64页 |
| ·在读期间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 第61-62页 |
| ·专业学习过程中规划好职业生涯 | 第62页 |
| ·就业过程中要科学进行人生定位 | 第62-63页 |
| ·就业后努力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7-68页 |
| 附录 1 | 第68-71页 |
| 附录 2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