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媒介的市场失灵与绩效评估--基于媒介特殊性的共通效应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绪论 | 第9-16页 |
(一) 研究意义 | 第9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9-13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三)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 第13-16页 |
1、 研究目标与研究路径 | 第13-14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3、 难点与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一章 中国当代媒介的特殊性研究 | 第16-20页 |
(一) 媒介的三重属性 | 第16-17页 |
(二) 媒介的意识形态性 | 第17-18页 |
(三) 媒介的创意性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基于中国当代媒介特殊性的媒介市场失灵研究 | 第20-47页 |
(一) 媒介市场分析及市场失灵的概念 | 第20-21页 |
(二) 媒介市场失灵的表现 | 第21-26页 |
(三) 媒介市场失灵的基本原因 | 第26-28页 |
1、 市场势力 | 第26-27页 |
2、 外部性 | 第27页 |
3、 公共物品 | 第27页 |
4、 不完全信息 | 第27-28页 |
(四) 媒介市场失灵的特殊原因 | 第28-33页 |
1、 政治规制的限制 | 第28-30页 |
2、 行业高度垄断性与行政依附性 | 第30-31页 |
3、 对市场经济的不适应甚而抵制 | 第31-32页 |
4、 创意产业及其精神产品的特性所使然 | 第32-33页 |
(五) 媒介市场失灵的案例分析 | 第33-37页 |
(六) 提出可行的弥补性建议 | 第37-46页 |
1、 科学的运用政府宏观调控 | 第37-38页 |
2、 推进传媒改革 | 第38-41页 |
3、 健全传媒业的相关法律法规 | 第41-42页 |
4、 推进规范的媒介市场的形成 | 第42-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三章 基于中国当代媒介特殊性的媒介绩效评估研究 | 第47-62页 |
(一) 媒介绩效评估的概念 | 第47页 |
(二) 媒介市场失灵对媒介绩效评估的影响 | 第47-48页 |
(三) 媒介特殊性导致媒介绩效评估困难重重 | 第48页 |
(四) 节目评估体系的尝试和实践 | 第48-54页 |
1、 央视新节目评价体系的启示 | 第48-50页 |
2、 部分卫视节目评估方法分析 | 第50-53页 |
3、 博雅榜评估系统的启示 | 第53-54页 |
(五) 建立科学全面的媒介绩效评估体系 | 第54-61页 |
1、 引导力 | 第55-56页 |
2、 传播力 | 第56-57页 |
3、 影响力 | 第57-58页 |
4、 竞争力 | 第58-60页 |
5、 发展潜力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附件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