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民众网络话语权探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研究意义第10页
   ·研究现状第10-15页
     ·网络话语权的定义第10-11页
     ·网络话语的特点第11页
     ·网络话语权的实现形式第11-12页
     ·网络话语权的失范第12-13页
     ·网络话语权的规制第13-14页
     ·谁在行使网络话语权第14-15页
   ·研究创新点和研究方法第15页
   ·研究框架第15-16页
第二章 网络话语权的定义第16-19页
   ·话语权第16-18页
     ·话语第16-17页
     ·权第17页
     ·话语权第17-18页
   ·网络话语权第18页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三章 民众网络话语权的发展第19-26页
   ·网络时代传播领域的变革第19-21页
     ·精英垄断转为全民 DIY第19-20页
     ·单向传播转为双向互动第20页
     ·“巨内容”转为“微内容”第20-21页
   ·民众网络话语权的主要实现形式第21-25页
     ·网络论坛第21-22页
     ·博客第22页
     ·播客第22-23页
     ·维基系统第23-24页
     ·微博第24-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四章 民众网络话语权的有限性分析第26-39页
   ·并非所有民众都能实现网络话语权第26-30页
     ·民众分析第26-27页
     ·网民分析第27-29页
     ·民众与网民的特征归纳第29-30页
   ·并非所有网民都能实现网络话语权第30-37页
     ·“知沟”成为知识低层者实现网络话语权的障碍第31-32页
     ·“沉默的螺旋”使网络上“弱势”意见一方丧失话语权第32-34页
     ·网络水军泛滥致使网络话语表达“失真”第34-36页
     ·政府的强力监管造成网民有选择性地“说话”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五章 网络话语权的主体分析第39-50页
   ·网络中“说话”的人第39-41页
   ·微博中“说话”的人第41-48页
     ·拥有一定数量的粉丝是微博用户实现网络话语权的前提第42页
     ·社会名人容易实现微博话语权第42-45页
     ·草根也能实现微博话语权第45-48页
   ·意见领袖掌握网络话语权第48-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4-55页
致谢第55-56页
附件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当代媒介的市场失灵与绩效评估--基于媒介特殊性的共通效应
下一篇:当代中国传媒管理的战略转型研究--一种历史和现实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