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契合性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一、 绪论第10-19页
 (一)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第10-11页
  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2、 研究意义第11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8页
  1、 国内外通识教育的研究现状第11-14页
  2、 国内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第14-16页
  3、 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关系研究现状第16-18页
 (三) 研究方法第18页
  1、 文献研究法第18页
  2、 比较分析法第18页
 (四) 创新点第18-19页
二、 相关概念的厘定与理论支撑第19-37页
 (一) 相关概念的阐释第19-25页
  1、 通识教育第19-22页
  2、 思想政治教育第22-24页
  3、 契合性第24-25页
 (二) 国际视野下通识教育的理论与实施第25-34页
  1、 国外通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第25-29页
  2、 国内通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第29-34页
 (三) 理论支撑第34-36页
  1、 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第34页
  2、 恩格斯的“合力论”思想第34-35页
  3、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论第35-36页
 (四) 本章小结第36-37页
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分析第37-44页
 (一) 当前对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关系的认识误区第37-39页
  1、 通识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取代关系第37-38页
  2、 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平行关系第38-39页
 (二) 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内在联系第39-41页
  1、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第39-40页
  2、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第40页
  3、 “非专业性”的课程设置第40-41页
 (三) 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相互作用第41-43页
  1、 思想政治教育对通识教育的作用第41-42页
  2、 通识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补葺第42-43页
 (四) 本章小结第43-44页
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契合的现实性分析第44-53页
 (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契合的可行性第44-46页
  1、 教育理念的相似性第44页
  2、 教育功能的互补性第44-45页
  3、 教育内容的渗透性第45-46页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契合的必要性第46-49页
  1、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需要第46-47页
  2、 通识教育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需要第47-49页
 (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契合的迫切性第49-52页
  1、 和谐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期望第49-50页
  2、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第50-52页
 (四) 本章小结第52-53页
五、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契合的路径与对策第53-63页
 (一) 加强制度建设,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有效开展第53-55页
  1、 坚定正确的方向第53-54页
  2、 确立合适的制度第54页
  3、 设立管理机构第54-55页
 (二) 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第55-57页
  1、 转变教育观念第55-56页
  2、 更新知识结构第56页
  3、 提升教学能力第56-57页
 (三) 完善优化教育过程第57-59页
  1、 完善课程设置第57-58页
  2、 丰富教育内容第58-59页
  3、 优化教学方式第59页
 (四) 打造立体化的教育途径第59-62页
  1、 以理论与实践结合拓展学生能力第59-60页
  2、 以学术讲座为依托提升内涵修养第60-61页
  3、 以经典研读为载体强化文化素养第61页
  4、 以多渠道环境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第61-62页
 (五)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结语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附件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对策研究
下一篇:美国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