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近代、现代语法论文

介词并入与“V+自+O”结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1. 引言第11-16页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1页
   ·研究现状及问题第11-15页
     ·介词及介词短语相关论述第11-12页
     ·“V+P+N”的层次划分问题第12-13页
     ·“自”的相关论述第13-15页
     ·存在的问题第15页
   ·研究理论和方法第15页
   ·语料来源第15-16页
2. “V+自+O”格式的共时描写第16-27页
   ·动词“V”的句法语义特征第16-20页
     ·“V”的音节限制第16-18页
     ·“V”的语义特征第18-20页
   ·宾语“O”的句法语义特征考察第20-24页
     ·表处所义宾语第20-22页
     ·表时间义宾语第22-23页
     ·表对象义宾语第23-24页
     ·表状态义宾语第24页
   ·“V+自+O”结构的句法功能第24-27页
     ·“V+自+O”充当谓语第24-25页
     ·“V+自+O”充当定语第25页
     ·“V+自+O”充当状语第25页
     ·“V+自+O”充当主语或宾语第25-26页
     ·“V+自+O”充当连动句的前一项第26页
     ·句法功能小结第26-27页
3. “V+自+O”格式的历时考察第27-43页
   ·古今汉语“自”所引进的“O”的对比第27-31页
     ·古代汉语中“自”所引进的“O”第27-29页
     ·现代汉语中“自”所引进的“O”第29-31页
     ·小结第31页
   ·动词演化为介词的一般规律第31-32页
   ·“自”的语法化及其演变机制第32-43页
     ·实词“自”虚化为介词第32-36页
     ·实词虚化的机制第36-38页
     ·“V·自”的词汇化趋势第38-40页
     ·“V·自”词汇化的动因第40-43页
4. 介词并入之共性探讨第43-50页
   ·现代汉语动介宾结构中介词并入趋势第43-45页
   ·汉语方言中的介词并入情况第45-46页
   ·外国语中的介词并入情况第46-49页
   ·介词并入体现的语言共性第49-50页
5.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法律语体中“的”字结构研究
下一篇:对电视求职类节目中的人际意义研究--以《非你莫属》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