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 ·关于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研究 | 第12-14页 |
| ·关于绩效评价的研究 | 第14-17页 |
| ·关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研究 | 第17-18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以及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9页 |
| ·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22-32页 |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2-24页 |
| ·运营管理 | 第22页 |
|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 | 第22-23页 |
| ·高速公路运营绩效评价 | 第23-24页 |
|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主要内容 | 第24-28页 |
| ·收费管理 | 第24-25页 |
| ·路政管理 | 第25-26页 |
| ·养护管理 | 第26页 |
| ·监控管理 | 第26-27页 |
| ·服务区管理 | 第27-28页 |
| ·绩效评价 | 第28-31页 |
| ·绩效评价的构成要素 | 第28-30页 |
| ·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高速公路运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2-44页 |
| ·高速公路运营绩效评价思路及评价内容分析 | 第32-35页 |
| ·高速公路运营绩效评价思路 | 第32-33页 |
| ·基于平衡计分卡高速公路运营绩效评价内容 | 第33-35页 |
| ·评价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及思路 | 第35-37页 |
| ·评价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 第35-36页 |
| ·评价体系建立的基本思路 | 第36-37页 |
| ·高速公路运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7-43页 |
| ·初始指标的获取 | 第37-38页 |
| ·输入、输出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8-40页 |
| ·指标选取的说明 | 第40-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PCA-DEA 模型的建立 | 第44-52页 |
| ·PCA 基本原理 | 第44-46页 |
| ·主成分分析法简介 | 第44页 |
| ·具体步骤 | 第44-45页 |
| ·主成分分析方法的优点 | 第45-46页 |
| ·DEA 基本原理 | 第46-48页 |
| ·数据包络分析简介 | 第46页 |
| ·基本模型介绍 | 第46-48页 |
| ·DEA 方法的优点 | 第48页 |
| ·PCA-DEA 模型 | 第48-50页 |
| ·PCA-DEA 评价方法对高速公路运营绩效评价的适用性 | 第50-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第52-62页 |
| ·公司简介 | 第52页 |
| ·数据采集 | 第52-56页 |
| ·模型计算 | 第56-61页 |
| ·主成分分析优化指标 | 第56-60页 |
| ·运用 DEA 模型进行分析计算 | 第60-61页 |
| ·结论分析 | 第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六章 提高高速公路运营绩效的对策建议 | 第62-67页 |
| ·提高高速公路运营企业运营管理水平 | 第62-65页 |
| ·收费管理优化 | 第62页 |
| ·路政管理优化 | 第62-63页 |
| ·养护管理优化 | 第63-64页 |
| ·监控管理优化 | 第64页 |
| ·服务区管理优化 | 第64-65页 |
| ·保障运营绩效评价的有效运行 | 第65-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 主要结论 | 第67页 |
| 创新点 | 第67页 |
| 不足及展望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5-76页 |
| 附录B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绩效评价顾客满意度调查问卷 | 第76-78页 |
| 文献综述 | 第78-90页 |
| 中英文详细摘要 | 第90-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