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态与环境》模块章节试卷:编制·测评·反思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Ⅰ 研究缘起 | 第9-10页 |
Ⅱ 研究中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页 |
Ⅲ 研究的目的 | 第10-11页 |
Ⅳ 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Ⅴ 研究的方法 | 第11页 |
VI 研究的流程 | 第11-12页 |
第一部分 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2-14页 |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第12页 |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2页 |
·教育测量学理论 | 第12-13页 |
·概率抽样原理 | 第13-14页 |
第二部分 章节试卷的编制 | 第14-20页 |
·章节试卷编制的原则 | 第14-17页 |
·科学性 | 第14页 |
·开放性 | 第14-15页 |
·导向性 | 第15页 |
·适用性 | 第15-16页 |
·有效性 | 第16-17页 |
·信度 | 第16页 |
·效度 | 第16页 |
·难度 | 第16-17页 |
·区分度 | 第17页 |
·章节试卷编制的步骤 | 第17-19页 |
·确定测验目标 | 第17页 |
·编制双向细目表 | 第17-18页 |
·设计测验题型 | 第18页 |
·控制试卷难度 | 第18页 |
·设置题目分数与测试时间 | 第18页 |
·编制试题与组编试卷 | 第18-19页 |
·预检测试卷与制定评分标准 | 第19页 |
·章节试卷的编制过程 | 第19-20页 |
第三部分 章节试卷案例呈现 | 第20-33页 |
·第四章“种群与群落”试卷的预期分析 | 第20页 |
·第四章“种群与群落”章节双向细目表 | 第20-21页 |
·第四章“种群与群落”章节试卷 | 第21-33页 |
第四部分 章节试卷的测评 | 第33-38页 |
·章节试卷的测试 | 第33页 |
·章节试卷的测试情况 | 第33页 |
·章节试卷的成绩抽样统计 | 第33页 |
·章节试卷的评价 | 第33-36页 |
·信度 | 第33-34页 |
·效度 | 第34-35页 |
·难度 | 第35页 |
·区分度 | 第35-36页 |
·章节试卷的特点分析 | 第36-38页 |
·测验目标符合《课标》要求 | 第36页 |
·注重生物素养的考察 | 第36页 |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 第36-37页 |
·提高章节试卷的导向性 | 第37-38页 |
第五部分 章节试卷研究的反思 | 第38-40页 |
·关于章节试卷编制的反思 | 第38-39页 |
·章节试卷内容的选择 | 第38页 |
·章节试卷能力考查的设计 | 第38页 |
·章节试卷试题类型的选择 | 第38页 |
·章节试卷中试题的选择 | 第38-39页 |
·关于章节试卷测评的反思 | 第39-40页 |
·关注章节试卷的区分度 | 第39页 |
·关注每个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漏洞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录 | 第43-95页 |
附录 1 访谈提纲 | 第43-44页 |
附录 2 《稳态与环境》各章双向细目表 | 第44-49页 |
附录 3 《稳态与环境》各章章节试卷 | 第49-84页 |
附录 4 原始成绩统计 | 第84-93页 |
附录 5 题目难度统计表 | 第93-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