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序论 | 第9-20页 |
一、研究对象的相关概念 | 第10-12页 |
1. 谓语 | 第10-11页 |
2. 体词与指称—陈述理论 | 第11-12页 |
二、体词成分充当谓语的研究成果 | 第12-15页 |
三、本文的研究范围 | 第15-20页 |
第二章 理论方法 | 第20-27页 |
一、论元角色理论 | 第20-21页 |
二、轻动词理论 | 第21-22页 |
三、生成词库理论 | 第22-27页 |
1. 词项的词汇语义表达 | 第23-25页 |
·论元结构(ARGUMENT STRUCTRE) | 第23页 |
·事件结构(EVENT STRUCTRE) | 第23页 |
·物性结构(QUALIA STRUCTRE) | 第23-24页 |
·词汇类型结构(LEXICAL TYPING STRUCTURE) | 第24-25页 |
2. 语义生成机制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判断类谓语 | 第27-40页 |
一、表层句法形式 | 第27-32页 |
1. 谓语后的“也” | 第27-29页 |
2. 主谓之间的停顿 | 第29-30页 |
3. 主语的句法形式 | 第30-31页 |
4. 谓语的句法形式 | 第31-32页 |
二、体词性成分作判断类谓语的语义条件 | 第32-39页 |
1. 主语的语义 | 第32页 |
2. 谓语的语义 | 第32-34页 |
·光杆名词 | 第32-33页 |
·定中短语、并列短语 | 第33-34页 |
·由谓词性短语指称化的体词性成分 | 第34页 |
3. 主谓之间的语义关系 | 第34-39页 |
·归类 | 第35-36页 |
·比喻 | 第36-37页 |
·归因 | 第37页 |
·评议 | 第37-39页 |
三、轻动词结构和体词性成分做判断类谓语的语义实现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叙述类谓语 | 第40-52页 |
一、名词动用 | 第40-41页 |
二、表层句法形式 | 第41-42页 |
三、体词性成分作叙述类谓语的语义条件 | 第42-44页 |
1. 实施动作 | 第42-43页 |
2. 产出成果 | 第43页 |
3. 状态变化 | 第43-44页 |
4. 发生现象 | 第44页 |
四、轻动词结构与体词性成分作叙述类谓语的语义实现 | 第44-52页 |
1. 体词性成分作叙述类谓语的轻动词结构 | 第44-49页 |
2. 体词性成分作叙述类谓语的语义实现 | 第49-52页 |
·DO-功用角色 | 第49-50页 |
·CAUSE-BECOME-施成角色 | 第50-51页 |
·BECOME/OCCUR-形式角色 | 第51-52页 |
第五章 描写类谓语 | 第52-60页 |
一、表层句法形式 | 第52-53页 |
二、体词性成分作描写类谓语的语义条件 | 第53-56页 |
1. 外部状态 | 第53页 |
2. 内在属性 | 第53-55页 |
3. 数量情况 | 第55-56页 |
三、轻动词结构和体词性成分作描写类谓语的语义实现 | 第56-60页 |
第六章 小结:体词性成分陈述化和陈述化的等级 | 第60-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