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能源科技合作战略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9页 |
| Contents | 第9-12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 ·中美新能源科技合作的基础 | 第13-14页 |
| ·中美新能源科技合作的意义 | 第14-15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27页 |
| ·风能 | 第16-17页 |
| ·核能 | 第17-18页 |
| ·洁净煤技术 | 第18-21页 |
| ·国外洁净煤技术的进展 | 第18-19页 |
| ·国内洁净煤技术的研究内容及进展 | 第19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 ·发展前景 | 第20-21页 |
| ·生物质能 | 第21-22页 |
| ·固化技术 | 第21页 |
| ·气化技术 | 第21-22页 |
| ·液化技术 | 第22页 |
| ·直接燃烧 | 第22页 |
| ·太阳能 | 第22-23页 |
| ·氢能 | 第23-25页 |
| ·制氢技术 | 第24页 |
| ·储氢技术 | 第24页 |
| ·氢能转化技术 | 第24-25页 |
| ·天然气 | 第25页 |
| ·地热能 | 第25-26页 |
| ·水能 | 第26页 |
| ·海洋能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美国新能源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 | 第27-37页 |
| ·美国颁布的发展新能源的相关规定 | 第27-28页 |
| ·美国各州新能源发展概况 | 第28-34页 |
| ·美国新能源技术发展概况 | 第34-36页 |
| ·美国新能源发展预测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我国新能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 第37-48页 |
| ·风能 | 第37-39页 |
| ·我国风电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37-38页 |
| ·风电产业发展趋势 | 第38-39页 |
| ·核能 | 第39-41页 |
| ·发展现状 | 第39-40页 |
| ·我国核能发展趋势 | 第40-41页 |
| ·生物质能 | 第41-43页 |
| ·乙醇 | 第41页 |
| ·生物柴油 | 第41页 |
| ·生物质能的转化技术 | 第41-42页 |
| ·生物质能的发展趋势 | 第42-43页 |
| ·氢能和燃料电池 | 第43页 |
| ·地热能 | 第43-44页 |
| ·水能 | 第44页 |
| ·天然气 | 第44-45页 |
| ·太阳能 | 第45-48页 |
| 第五章 中美新能源科技合作的对策 | 第48-52页 |
| ·中美新能源科技合作对双方是互惠互利的 | 第48-50页 |
| ·中美新能源科技合作的前景 | 第48页 |
| ·共同应对能源紧缺与环境恶化 | 第48页 |
| ·中美双方优势互补 | 第48-49页 |
| ·新能源合作的领域广阔 | 第49页 |
| ·共同维护能源供应安全 | 第49-50页 |
| ·若干对策建议 | 第50-52页 |
| ·中美联合开展基础研究 | 第50页 |
| ·中美联合进行产业化示范 | 第50-51页 |
| ·促进中美新能源科技的交流和对话 | 第51页 |
| ·中美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 | 第51页 |
| ·构建中美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 | 第51页 |
| ·中美双方合作向发展中国家“走出去” | 第51页 |
| ·鼓励中美两国产学研机构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 第51-52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58-59页 |
| 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