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7页 |
·冻土 | 第15-17页 |
·冻土简介 | 第15页 |
·祁连山冻土 | 第15-17页 |
·天然气水合物 | 第17-20页 |
·存在形式 | 第17-18页 |
·类型 | 第18页 |
·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影响因素 | 第18-20页 |
·天然气水合物的未来研究 | 第20页 |
·冻土区微生物 | 第20-21页 |
·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与微生物 | 第21-22页 |
·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2页 |
·甲烷氧化菌 | 第22-23页 |
·硫酸盐还原菌 | 第23-24页 |
·祁连山冻土区厌氧菌 | 第24页 |
·新种的鉴定 | 第24-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二章 DK2 和 DK6 的样品概况 | 第27-33页 |
·样品来源 | 第27-28页 |
·岩心样品的采集工具 | 第28页 |
·样品的处理 | 第28-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甲烷氧化菌的分离鉴定 | 第33-3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3-36页 |
·样品 | 第33页 |
·培养基 | 第33-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3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硫酸盐还原菌分离鉴定 | 第39-4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9页 |
·培养基 | 第39页 |
·实验方法 | 第3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厌氧菌的分离与鉴定 | 第43-6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3-45页 |
·实验培养基 | 第43页 |
·实验方法 | 第43-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65页 |
·厌氧菌菌落计数分析 | 第45-48页 |
·厌氧菌多样性指数的分析 | 第48-49页 |
·分离得到的厌氧菌结果 | 第49-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六章 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新种 Hymenobacter sp. 分离鉴定 | 第67-7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7-68页 |
·实验培养基 | 第67页 |
·实验方法 | 第67-6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8-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75-77页 |
·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甲烷氧化菌的分离与鉴定 | 第75页 |
·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硫酸盐还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 第75页 |
·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厌氧菌的分离与鉴定 | 第75-76页 |
·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新种 Hymenobacter 的分离与鉴定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附录 | 第80-95页 |
附录1:分离出的好氧菌 | 第80-88页 |
附录2:分离出的厌氧菌 | 第88-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6-97页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97-98页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98-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