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32页 |
·龙胆苦苷概述 | 第15-17页 |
·龙胆苦苷的来源及其分布 | 第15页 |
·龙胆苦苷的药理作用 | 第15-17页 |
·龙胆苦苷的生物转化研究 | 第17-21页 |
·中药天然产物及生物转化 | 第17-18页 |
·龙胆苦苷的生物转化 | 第18-21页 |
·枇杷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 第21-24页 |
·挥发油 | 第21-22页 |
·倍半萜 | 第22-23页 |
·三萜 | 第23页 |
·黄酮类化合物 | 第23-24页 |
·有机酸类 | 第24页 |
·天然产物提取分离技术与结构鉴定手段 | 第24-27页 |
·天然产物提取分离技术 | 第24-27页 |
·天然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手段 | 第27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以及主要技术路线 | 第27-32页 |
·研究意义 | 第27-28页 |
·龙胆苦苷的提取以及分离纯化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龙胆苦苷的生物转化技术路线 | 第29-30页 |
·枇杷叶中化学成分的提取以及分离纯化技术路线 | 第30-32页 |
第二章 龙胆苦苷的提取以及分离纯化 | 第32-38页 |
·引言 | 第32页 |
·实验材料 | 第32-34页 |
·实验药材 | 第32-33页 |
·实验用品 | 第33-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36页 |
·原料药材的提取与萃取工艺 | 第34页 |
·硅胶柱层析大柱粗分工艺 | 第34-35页 |
·硅胶柱层析小柱细分工艺 | 第35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分析 | 第35页 |
·核磁共振(NMR)鉴定结构 | 第35-36页 |
·实验结果 | 第36-37页 |
·HPLC 检测分析结果 | 第36页 |
·NMR 鉴定结构结果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真菌对龙胆苦苷的生物转化研究 | 第38-51页 |
·前言 | 第38页 |
·实验材料 | 第38-40页 |
·实验菌种 | 第38页 |
·实验药品 | 第38-39页 |
·实验用品 | 第39-40页 |
·实验方法 | 第40-42页 |
·培养基的配制 | 第40页 |
·活化菌种 | 第40页 |
·转化操作 | 第40-41页 |
·转化液的处理 | 第41页 |
·龙胆苦苷及其生物转化产物的薄层色谱法(TLC)检测 | 第41页 |
·龙胆苦苷及其生物转化产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 | 第41页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定性分析 | 第41-42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2-50页 |
·薄层色谱法(TLC)检测结果与分析 | 第42-43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结果与分析 | 第43-47页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定性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47-49页 |
·龙胆苦苷生物转化率的计算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龙胆苦苷生物转化条件的优化 | 第51-64页 |
·前言 | 第51页 |
·实验材料 | 第51-53页 |
·实验菌种 | 第51页 |
·实验药品 | 第51-52页 |
·实验用品 | 第52-53页 |
·实验方法 | 第53-55页 |
·培养基的配制 | 第53页 |
·活化菌种 | 第53页 |
·转化操作 | 第53页 |
·单因素实验设计 | 第53-54页 |
·正交试验设计 | 第54页 |
·转化液的处理 | 第54页 |
·转化产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 | 第54-55页 |
·转化率的计算 | 第55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5-63页 |
·底物浓度不同对转化率影响的结果与分析 | 第55页 |
·培养方式不同对转化率影响的结果与分析 | 第55-56页 |
·pH 值不同对转化率影响的结果与分析 | 第56-57页 |
·转化时间不同对转化率影响的结果与分析 | 第57-58页 |
·C6H12O6浓度不同对转化率影响的结果与分析 | 第58页 |
·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8-63页 |
·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枇杷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 第64-81页 |
·前言 | 第64页 |
·实验材料 | 第64-66页 |
·实验药材 | 第64-65页 |
·实验用品 | 第65-66页 |
·实验方法 | 第66-70页 |
·原料药材的提取与萃取工艺 | 第66页 |
·枇杷叶提取工艺单因素实验设计 | 第66-67页 |
·枇杷叶提取工艺正交试验设计 | 第67页 |
·硅胶柱层析大柱粗分工艺 | 第67-68页 |
·硅胶柱层析中柱细分工艺 | 第68页 |
·ODS 硅胶纯化工艺 | 第68页 |
·Toyopearl HW-40 纯化工艺 | 第68-69页 |
·Sephadex LH-20 纯化工艺 | 第69-70页 |
·核磁共振(NMR)鉴定结构 | 第70页 |
·实验结果 | 第70-80页 |
·聚酰胺薄层色谱法检测(Polyamide TLC)结果 | 第70-71页 |
·NMR 鉴定结构结果 | 第71-75页 |
·枇杷叶提取工艺单因素实验优化结果 | 第75-76页 |
·枇杷叶提取工艺正交实验优化结果 | 第76-80页 |
·小结 | 第80-81页 |
第六章 总结创新与展望 | 第81-84页 |
·实验总结 | 第81-82页 |
·实验创新点 | 第82页 |
·实验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
附图 | 第89-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4-95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95-96页 |
附件 | 第96-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