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外交、国际关系论文--中国外交论文--中国外交史、对外关系史论文

清代西宁办事大臣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言第9-19页
 一 选题原因及意义第10-12页
 二 史料及研究状况第12-18页
 三 清代青海之界定第18-19页
第二章 西宁办事大臣设立前的青海蒙古及其与清廷的关系第19-51页
 第一节 青海蒙古在青藏地区统治地位的确立第19-27页
  一 厄鲁特蒙古和硕特部进入青海第19-22页
  二 和硕特蒙古对青藏的统治第22-27页
 第二节 青海蒙古与清廷的关系第27-38页
  一 崇德朝时期第27-28页
  二 顺治朝时期第28-30页
  三 康熙朝时期第30-38页
 第三节 青海蒙古举事抗清第38-51页
  一 罗卜藏丹津抗清第38-42页
  二 年羹尧的青海善后举措及其影响第42-51页
第三章 西宁办事大臣的设立第51-63页
 第一节 西宁办事大臣设立的经过第51-54页
  一 西宁办事大臣设立前清廷遗官办理青海事务第51-52页
  二 西宁办事大臣的正式设立第52-54页
 第二节 西宁办事大臣设立的原因第54-57页
  一 间接原因第54-55页
  二 直接原因第55-57页
 第三节 西宁办事大臣设立时间考第57-63页
  一 康熙年间说第57页
  二 雍正二年和三年说第57-59页
  三 乾隆元年说第59-63页
第四章 西宁办事大臣及其衙门第63-93页
 第一节 西宁办事大臣第63-84页
  一 西宁办事大臣的称谓第63-64页
  二 西宁办事大臣的人选第64-69页
  三 西宁办事大臣的员额第69-70页
  四 西宁办事大臣的任期第70-74页
  五 西宁办事大臣的待遇第74-78页
  六 西宁办事大臣的总任次第78-80页
  七 西宁办事大臣的管辖范围第80-82页
  八 对西宁办事大臣的监督第82-84页
 第二节 西宁办事大臣衙门第84-91页
  一 西宁办事大臣衙门的驻地第84-85页
  二 西宁办事大臣衙门的属官属员第85-88页
  三 西宁办事大臣衙门开支及马匹第88-89页
  四 西宁办事大臣衙门与理藩院第89-91页
 第三节 乾隆朝两次撤置西宁办事大臣第91-93页
  一 乾隆二十八年撤置第91-92页
  二 乾隆三十二年撤置第92-93页
第五章 西宁办事大臣的职权第93-128页
 第一节 落实蒙古划旗定界和藏族的千百户制度第93-98页
  一 对青海蒙古划旗定界第93-96页
  二 对青海藏族实行千百户制度第96-98页
 第二节 主持祭祀青海湖和监督会盟第98-117页
  一 祭祀青海湖神第98-110页
  二 祭祀黄河源、玛沁雪山第110-111页
  三 主持和监督会盟第111-117页
 第三节 监管蒙古王公事务第117-128页
  一 王公俸禄第117-119页
  二 年班朝觐第119-122页
  三 进京祝寿吊唁第122-123页
  四 监管蒙古王公牧地迁转第123-124页
  五 料理旗务监管事宜第124页
  六 提请王公袭职事宜第124-125页
  七 稽查王公赴藏事宜第125-126页
  八 代表朝廷赐祭王公第126页
  九 举荐优叙王公第126-127页
  十 推荐盟长第127-128页
第四节 落实清廷对格鲁派的宗教政策第128-171页
 一 整顿喇嘛寺院第128-129页
 二 照看青海过境喇嘛第129-131页
 三 代表朝廷认定与册封转世灵童第131-133页
 四 协调喇嘛商上牧地的迁转第133页
 五 发放赴藏喇嘛路照第133-135页
 第五节 统管军务第135-153页
  一 整顿地方秩序第135-147页
  二 巡查卡伦第147-149页
  三 参与军队操练及武职考评第149页
  四 防御准噶尔第149-151页
  五 协防西藏第151-153页
 第六节 促进民间贸易和农业开发第153-160页
  一 稽查贸易往来第153-156页
  二 组织屯垦第156-160页
 第七节 办理蒙藏词讼案件第160-169页
  一 《成例》的制定及内容第160-165页
  二 办事大臣衙门审理案件第165-169页
 第八节 其他职责第169-171页
  一 赈灾第169页
  二 监督西宁镇道官员第169页
  三 倡办文教第169-170页
  四 接待外国科考队第170-171页
结语第171-178页
附录第178-203页
 一 清代历任西宁办事大臣简表第178-193页
 二 《青海番夷成例六十八条》全文第193-203页
参考文献第203-207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207-209页
后记第209页

论文共2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网络政治文化建设研究
下一篇:反新疆分裂斗争中的意识形态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