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 拐卖儿童犯罪的理论分析 | 第8-17页 |
(一)关于拐卖儿童犯罪的法理分析 | 第8-15页 |
1、 世界各地区有关拐卖儿童犯罪的规定 | 第8-13页 |
2、 拐卖儿童犯罪的危害 | 第13-14页 |
3、 世界各国的打击对策 | 第14-15页 |
(二)关于拐卖儿童犯罪的经济学分析 | 第15-17页 |
二、 拐卖儿童犯罪的现状及成因 | 第17-21页 |
(一)我国拐卖儿童犯罪的现状 | 第17-19页 |
1、 从个人分散作案到集团化拐卖儿童 | 第17页 |
2、 犯罪区域扩大化 | 第17-18页 |
3、 从境内作案发展到跨国作案,从单纯的拐孩子传宗接代到强迫孩子做非法盈利活动 | 第18页 |
4、 拐卖手法也从单纯的偷发展到明抢明夺,危害甚重 | 第18页 |
5、 收买被拐卖儿童的犯罪活动仍大量存在 | 第18-19页 |
(二)我国拐卖儿童犯罪成因的经济分析 | 第19-21页 |
1、 直接的经济利益的刺激 | 第19页 |
2、 法律运作过程中的低效 | 第19页 |
3、 计划生育、养儿防老等传统观念导致买方市场的大量存在 | 第19-20页 |
4、 城乡分野导致的劳动力闲置问题 | 第20-21页 |
三、 打击拐卖儿童犯罪对策的经济分析 | 第21-27页 |
(一)提高犯罪成本 | 第21-24页 |
1、 完善立法 | 第21-22页 |
2、 加强执法 | 第22-23页 |
3、 发动全社会联合打拐 | 第23-24页 |
4、 积极使用新型技术打拐 | 第24页 |
(二)减少犯罪收益 | 第24-27页 |
1、 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犯罪的机会成本 | 第24-25页 |
2、 增强“买方”的法制观念,从源头遏制“买方市场” | 第25-26页 |
3、 增强防骗意识,加强舆论制约 | 第26-27页 |
结论 | 第27-28页 |
注释 | 第28-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1页 |
致谢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