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论亲属容隐制度及其当代建构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页
一、 我国亲属容隐制度概述第8-16页
 (一) 我国亲属容隐制度的历史沿革第8-13页
  1、 滥觞于春秋战国时期第8-9页
  2、 于汉代正式形成第9-10页
  3、 唐代形成完备的立法规范体系第10-12页
  4、 在清末及民国得以保留第12-13页
 (二) 我国古代容隐制度产生的原因第13-15页
  1、 起源于儒家思想第13-14页
  2、 符合家族本位观念第14页
  3、 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第14-15页
 (三) 我国古代容隐制度的特点第15-16页
  1、 经历了从道德准则到法律制度的转变第15页
  2、 容隐亲属的范围呈扩大趋势第15页
  3、 基本强调卑为尊隐的法定义务第15-16页
  4、 从维护封建伦常向保障人权转化第16页
二、 亲属容隐制度的价值分析第16-21页
 (一) 亲属容隐制度的合理性第17-19页
  1、 符合伦理观念第17页
  2、 符合刑法的谦抑性原则第17-18页
  3、 符合法律不强人所难——期待可能性第18-19页
 (二) 我国古代亲属容隐制度的缺陷第19-21页
  1、 身份等级的严格划分致平等思想阙如第19页
  2、 义务本位难以保障权利的实现第19-20页
  3、 对卑幼权利的忽视乃至过分压抑第20-21页
三、 亲属容隐制度在当代的构建及意义第21-28页
 (一) 容隐制度在当代中国构建的可行性第21-22页
  1、 背景深厚观念成熟第21页
  2、 亲属证言本身证明力不高第21-22页
  3、 符合效益原则第22页
 (二) 亲属容隐制度在现代的构建第22-26页
  1、 明确其概念和性质第23页
  2、 设定其主体范围第23-24页
  3、 规范其行为方式第24页
  4、 明确其法律效果第24-25页
  5、 合理设置除外情形第25-26页
 (三) 亲属容隐制度重构的当代意义第26-28页
  1、 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第26页
  2、 有利于防止司法权滥用第26-27页
  3、 有利于树立刑法权威第27-28页
结论第28-29页
注释第29-31页
参考文献第31-33页
致谢第33页

论文共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1种常用维吾尔种子药材精油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
下一篇:关于打击拐卖儿童犯罪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