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1 导论 | 第7-10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7-8页 | 
| ·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2 法律部门 | 第10-13页 | 
| ·法律部门概述 | 第10-11页 | 
| ·法律部门划分意义 | 第11-13页 | 
| ·有利于全面、准确地理解各部门法的概念,是学习各部门法的逻辑起点 | 第11页 | 
| ·有利于发现和总结部门法的内部规律,更加准确的揭示各部门法的理论基础 | 第11页 | 
| ·有助于法律发现 | 第11-12页 | 
| ·有利于在法学理论研究中贯彻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 第12-13页 | 
| 3 法律部门划分现有标准 | 第13-17页 | 
| ·划分标准的历史变迁 | 第13-14页 | 
| ·现有标准之评析 | 第14-16页 | 
| ·单一标准说 | 第14页 | 
| ·双重标准说 | 第14-15页 | 
| ·标准加原则说 | 第15-16页 | 
| ·小结 | 第16-17页 | 
| 4. 目的论——法律部门划分新理论 | 第17-26页 | 
| ·法律目的 | 第17-19页 | 
| ·西方法学流派对法律目的之认识 | 第17-18页 | 
| ·法律目的理论 | 第18-19页 | 
| ·实证主义法律目的理论 | 第19-21页 | 
| ·实证主义法律目的为立法者指引方向,立法者是依据预先设定的目的进行具体的立法活动,创制良法 | 第20-21页 | 
| ·实证主义法律目的是评判法律实践的标准,只有符合法律目的的实践活动才能予以肯定性评价 | 第21页 | 
| ·实证主义法律目的为解读法律提供指南,对理解法律规范具有指导性意义 | 第21页 | 
| ·目的理论指导下的划分标准 | 第21-26页 | 
| ·新标准——体系原则及其要求 | 第22-23页 | 
| ·新标准下的法律部门划分 | 第23-26页 | 
| 5. 法律体系中的宪法地位 | 第26-37页 | 
| ·宪法至上 | 第26-28页 | 
| ·宪法之地位以及与其他部门法关系之理论及其评价 | 第28-31页 | 
| ·宪法是一国的根本大法 | 第28-29页 | 
| ·“宪法与民法都为法的‘子女’,宪法是‘老大” | 第29页 | 
| ·民法与宪法同为基本法,二者的法律地位相等 | 第29-31页 | 
| ·小结 | 第31-32页 | 
| ·宪法可否为部门法 | 第32-35页 | 
| ·以传统划分标准探析宪法可否为部门法 | 第32-33页 | 
| ·宪法目的理论探析宪法可否作为部门法 | 第33-35页 | 
| ·宪法性法律部门 | 第35-37页 | 
| 6 结束语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 致谢 | 第41-4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