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300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间价格发现功能和波动溢出效应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一、绪论 | 第9-17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 关于领先—滞后关系的研究 | 第12-13页 |
2. 关于波动溢出效应的研究 | 第13-15页 |
3. 文献评述 | 第15页 |
(四) 论文框架与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1. 论文的框架 | 第15-16页 |
2. 本文的创新 | 第16-17页 |
二、沪深300股指期货理论概述 | 第17-23页 |
(一) 沪深300股指期货交易制度 | 第17-19页 |
(二) 股指期货的特点 | 第19-20页 |
(三) 股指期货相关理论分析 | 第20-23页 |
1. 股指期货的定价模型 | 第20-21页 |
2. 价格发现功能 | 第21页 |
3. 领先一滞后关系 | 第21-22页 |
4. 波动溢出效应 | 第22-23页 |
三、价格发现功能和波动溢出效应实证研究 | 第23-44页 |
(一) 实证模型 | 第23-28页 |
1. 向量自回归模型(VAR) | 第23-26页 |
2.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 | 第26-27页 |
3. GARCH类模型 | 第27-28页 |
(二)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28-31页 |
1. 样本选择 | 第28-29页 |
2. 数据处理 | 第29页 |
3. 基本统计数据 | 第29-31页 |
(三) 价格发现功能研究 | 第31-38页 |
1.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 第31-32页 |
2. 数据的协整检验 | 第32-33页 |
3. Granger因果检验 | 第33页 |
4. 脉冲响应函数 | 第33-35页 |
5. 方差分解 | 第35-36页 |
6. VEC模型分析 | 第36-38页 |
(四) 波动溢出效应研究 | 第38-44页 |
1. 收益率序列平稳性检验 | 第38页 |
2. 建立GARCH模型 | 第38-40页 |
3. 改进GARCH模型 | 第40-42页 |
4. 行情影响 | 第42-44页 |
四、结论与建议 | 第44-48页 |
(一) 结论 | 第44页 |
(二) 政策建议 | 第44-46页 |
(三)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