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中国创业板IPO抑价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一、绪论第10-13页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二) 研究思路与文章框架第11页
 (三)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1-13页
二、国内外IPO抑价文献回顾及评述第13-21页
 (一) 国外IPO抑价文献综述第13-17页
  1. 基于信息不对称假说第13-15页
  2. 基于法律制度的解释第15页
  3.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解释第15-17页
 (二) 国内IPO抑价文献综述第17-19页
 (三) 文献评述第19-21页
三、中国创业板市场现状及抑价水平第21-30页
 (一) 创业板市场的发展历程及定位第21-22页
  1. 中国创业板的发展历程第21-22页
  2. 中国创业板的定位第22页
 (二) 中国创业板IPO上市标准与发行制度第22-26页
  1. 中国创业板的上市标准第22-24页
  2. 中国创业板IPO发行制度第24-26页
 (三) 创业板市场现状第26-28页
  1. 市场总貌第26页
  2. 市场结构第26-27页
  3. 创业板公司成长性第27-28页
 (四) 中国创业板IPO抑价水平分析第28-30页
  1. 创业板与主板、中小板抑价比较第28-29页
  2. 创业板抑价情况第29-30页
四、中国创业板IPO抑价因素分析第30-37页
 (一) 发行人因素第30-32页
  1. 财务状况与盈利能力第30-31页
  2. 面临的风险第31页
  3. 行业属性第31-32页
  4. 发行规模第32页
  5. 风险资本介入第32页
 (二) 投资银行因素第32-34页
  1. 投资银行声誉第33页
  2. 投资银行承销收入第33-34页
 (三) 投资者因素第34-35页
  1. 发行市场第34-35页
  2. 交易市场第35页
 (四) 市场发行情况第35-37页
  1. 发行上市时间间隔第35页
  2. 发行市盈率第35-36页
  3. 市场氛围第36-37页
五、实证分析第37-48页
 (一) 研究假设与变量选取第37-39页
  1. 研究假设第37-38页
  2. 变量选取第38-39页
 (二)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第39页
 (三) 描述性统计第39-40页
 (四) 实证检验第40-44页
  1. 模型留取的变量第40-41页
  2. 拟合优度及D-W检验第41页
  3. 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第41-43页
  4. 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及共线性检测第43-44页
 (五) 回归结果分析第44-48页
  1. 显著相关的因素分析第45-47页
  2. 不显著因素分析第47-48页
六、结论与建议第48-54页
 (一) 本文结论第48页
 (二) 政策建议第48-52页
  1. 采取适当措施提示投资者风险第49-50页
  2. 加大虚假信息披露的处罚力度第50页
  3. 增加股票供给第50-51页
  4. 进一步完善退市制度第51页
  5. 加强询价对象的报价约束和激励第51-52页
  6. 丰富金融市场投资产品,完善做空机制第52页
 (三) 本文缺陷及后续研究展望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沪深300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间价格发现功能和波动溢出效应研究
下一篇:武汉市城中村改造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以T村改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