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7-28页 |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7-19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17页 |
·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7-18页 |
·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18-19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9-25页 |
·跨国公司对产业集群成长环境的影响研究 | 第19-21页 |
·跨国公司对产业集群技术升级的影响研究 | 第21-22页 |
·产业集群对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 | 第22-23页 |
·跨国公司进入产业集群的方式研究 | 第23-24页 |
·跨国公司子公司与本地企业的联系研究 | 第24-25页 |
·论文写作思路与写作方法 | 第25-26页 |
·论文的写作思路 | 第25页 |
·论文的写作方法 | 第25-26页 |
·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26-28页 |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6页 |
·论文的主要不足 | 第26-28页 |
第2章 跨国公司对东道国产业集群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28-47页 |
·跨国公司对东道国产业集群的影响:产业集群角度 | 第28-38页 |
·跨国公司对不同阶段产业集群的影响 | 第28-34页 |
·跨国公司对不同类型产业集群的影响 | 第34-38页 |
·跨国公司对东道国产业集群的影响:跨国公司角度 | 第38-47页 |
·跨国公司不同战略动机对产业集群的影响 | 第38-42页 |
·跨国公司不同进入方式对产业集群的影响 | 第42-47页 |
第3章 跨国公司对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的进入 | 第47-65页 |
·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 第47-54页 |
·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 第47-53页 |
·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的特点 | 第53-54页 |
·跨国公司对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的进入 | 第54-65页 |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的概况 | 第54-56页 |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的策略选择 | 第56-65页 |
第4章 跨国公司对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的正面影响 | 第65-76页 |
·利用示范效应,吸引生产要素聚集与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 第65-68页 |
·引入资金和管理经验 | 第65-66页 |
·设立合资研发中心和进行多层次人才培训 | 第66-67页 |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 第67-68页 |
·发挥技术外溢效应,带动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的技术进步 | 第68-71页 |
·技术示范与模仿效应 | 第69-70页 |
·前后向联系效应 | 第70页 |
·人员流动效应 | 第70-71页 |
·重组产业结构,促进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 | 第71-76页 |
·提升汽车产业的规模效应 | 第71-72页 |
·完善汽车产业的产品结构和车型体系 | 第72-74页 |
·优化汽车产业的市场竞争格局 | 第74-76页 |
第5章 跨国公司对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的负面影响 | 第76-82页 |
·控制核心技术,制约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 | 第76-78页 |
·掌握合资企业控制权,产业集群发展速度受限 | 第78-80页 |
·挤占市场份额和利润,使中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后劲不足 | 第80-82页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82-89页 |
·结论 | 第82页 |
·政策建议 | 第82-89页 |
·积极改善投资环境 | 第82-84页 |
·按照产业集群的思路利用外资 | 第84页 |
·加强汽车集团对产业集群的推动作用 | 第84-85页 |
·加强自主研发,提升核心竞争力 | 第85-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