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24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成果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国外风险预警系统研究现状 | 第11-19页 |
·国内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23-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3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3-24页 |
2 与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相关的基础理论 | 第24-39页 |
·风险的概念及特征 | 第24-25页 |
·风险的概念 | 第24页 |
·风险的特征 | 第24-25页 |
·商业银行的概念及特征 | 第25-26页 |
·商业银行的概念 | 第25页 |
·商业银行的特征 | 第25-26页 |
·商业银行风险的概念、分类及其特征 | 第26-33页 |
·商业银行风险的概念 | 第26-27页 |
·商业银行风险的分类 | 第27-28页 |
·商业银行风险的特征 | 第28-30页 |
·商业银行风险成因分析 | 第30-32页 |
·商业银行风险形成的外部原因 | 第30-31页 |
·商业银行风险形成的内部原因 | 第31-32页 |
·金融风险的传导机制 | 第32-33页 |
·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 | 第33-39页 |
·风险管理的含义 | 第33页 |
·风险管理的目标 | 第33-34页 |
·风险管理的程序 | 第34-35页 |
·风险管理的理论 | 第35-36页 |
·风险管理的方法 | 第36-39页 |
3 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的现状分析 | 第39-43页 |
·商业银行风险预警取得的成就 | 第39-40页 |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预警存在的问题 | 第40-43页 |
·过分追求业务指标,忽视风险预警 | 第41页 |
·尚未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体系 | 第41页 |
·风险识别和管理手段落后,缺乏事前风险防范预警机制 | 第41页 |
·内控管理机制不完善,风险责任不明晰,风险预警执行力度较弱 | 第41-42页 |
·奖罚激励机制不完善,忽视风险预警要求 | 第42页 |
·风险管理人才基础比较薄弱 | 第42-43页 |
4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3-57页 |
·商业银行建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43页 |
·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的传统方法 | 第43-46页 |
·专家系统法 | 第43页 |
·数理分析法 | 第43-44页 |
·神经网络法 | 第44页 |
·传统预警方法评价 | 第44-46页 |
·风险预警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及方法 | 第46-47页 |
·风险预警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 | 第46-47页 |
·风险预警指标选取的方法 | 第47页 |
·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选取的指标 | 第47-53页 |
·信用风险预警指标的选取 | 第47-49页 |
·市场风险预警指标的选取 | 第49-50页 |
·操作风险预警指标的选取 | 第50页 |
·流动性风险预警指标的选取 | 第50-53页 |
·风险预警体系指标的权重设置方法 | 第53-57页 |
·风险预警体系指标权重设置的步骤 | 第53-55页 |
·风险预警体系指标权重的设置过程 | 第55-57页 |
5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的实证研究 | 第57-69页 |
·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的模型分析 | 第57-62页 |
·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模型的涵义 | 第57页 |
·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模型的目标 | 第57-59页 |
·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模型的功能 | 第59页 |
·商业银行风险水平分析 | 第59-62页 |
·商业银行风险水平综合评价分析 | 第60-61页 |
·商业银行风险水平时间序列分析 | 第61-62页 |
·样本银行风险水平分析 | 第62-65页 |
·样本银行风险预警分析 | 第65-66页 |
·完善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的配套措施 | 第66-69页 |
·加强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训工作 | 第67页 |
·不断对风险预警系统进行优化 | 第67页 |
·努力提高社会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 第67页 |
·适度增加预警系统的透明度 | 第67-68页 |
·加强内控体制 | 第68页 |
·要注意加强于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的合作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