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2-13页 |
第2章 非法集资的成因特征与危害 | 第13-20页 |
·非法集资的成因 | 第13-15页 |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仍广泛存在 | 第13页 |
·民间资本巨大但投资渠道狭窄 | 第13-14页 |
·高额回报对投资者巨大诱惑 | 第14页 |
·中小企业自身制度障碍 | 第14-15页 |
·打击不力 | 第15页 |
·非法集资的特征 | 第15-18页 |
·非法性特征 | 第15-16页 |
·公开性特征 | 第16-17页 |
·利诱性特征 | 第17-18页 |
·社会性特征 | 第18页 |
·非法集资的危害性 | 第18-20页 |
·扰乱正常的融资秩序 | 第18-19页 |
·易导致群体性事件 | 第19页 |
·易滋生公职犯罪 | 第19-20页 |
第3章 非法集资的法律界定 | 第20-26页 |
·《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非法集资定义进行了全面阐释 | 第20-23页 |
·《解释》明确了非法集资定义 | 第20页 |
·《解释》列举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具体行为方式 | 第20-21页 |
·《解释》明确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定罪量刑标准 | 第21页 |
·《解释》明确了集资诈骗罪中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标准 | 第21-22页 |
·《解释》明确了集资诈骗罪的定罪量刑标准 | 第22页 |
·《解释》明确了对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行为的认定 | 第22页 |
·《解释》明确了对非法擅自募集基金行为的定性 | 第22-23页 |
·《解释》明确了非法集资活动中虚假广告行为性质认定和处罚标准 | 第23页 |
·非法集资的刑事责任 | 第23-26页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刑事责任 | 第23-24页 |
·集资诈骗罪的刑事责任 | 第24-26页 |
第4章 非法集资的防治困境 | 第26-30页 |
·金融法律制度滞后 | 第26-27页 |
·信贷金融制度配置失衡 | 第26页 |
·资金供求失衡与金融制度的供给缺失 | 第26-27页 |
·直接金融制度失效 | 第27页 |
·民间金融监管缺位 | 第27-28页 |
·监管依据缺失 | 第27-28页 |
·监管责任不明确 | 第28页 |
·法律规定脱节错位 | 第28-30页 |
第5章 对非法集资的综合法律防治 | 第30-40页 |
·依法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 第30-31页 |
·依法建立区域性民间中小银行体系 | 第30页 |
·依法搭建投资融资平台 | 第30-31页 |
·依法扩大直接融资 | 第31页 |
·依法加强对民间融资监管 | 第31-34页 |
·依法构建民间金融准入退出制度 | 第31-32页 |
·依法构建民间金融登记制度 | 第32页 |
·依法构建民间金融信息公开制度 | 第32-33页 |
·依法加快民间借贷征信体系建设 | 第33页 |
·依法加强对金融业的内外部监督 | 第33-34页 |
·完善法律法规规范融资行为 | 第34-36页 |
·尽快制定实施《投资基金法》 | 第34-35页 |
·出台《放贷人条例》 | 第35页 |
·正确区分非法集资与合法民间借贷 | 第35-36页 |
·依法严惩非法集资 | 第36-40页 |
·依法建立健全对非法集资的预警监控机制 | 第36-37页 |
·依法加强对非法集资的打击力度 | 第37-40页 |
结束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