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VFW新型网络毒品犯罪的形成与特点 | 第13-18页 |
第一节 VFW毒品犯罪的发展变化 | 第13-16页 |
一、VFW技术的产生背景 | 第13-14页 |
二、VFW的技术发展进步 | 第14-15页 |
三、VFW技术和网络毒品犯罪的结合 | 第15-16页 |
第二节 VFW新型网络毒品犯罪的概念及特点分析 | 第16-18页 |
一、VFW新型网络毒品犯罪的概念 | 第16页 |
二、VFW网络毒品犯罪的特点分析 | 第16-18页 |
第二章 VFW新型网络毒品犯罪防治存在的法律困境 | 第18-27页 |
第一节 “8.31”特大网络贩毒案剖析 | 第18页 |
第二节 VFW新型网络毒品犯罪的原因 | 第18-22页 |
一、客观原因 | 第19-21页 |
二、主观原因 | 第21-22页 |
第三节 法制建设的滞后放纵了VFW新型网络毒品犯罪 | 第22-27页 |
一、VFW新型网络毒品罪证据的收集和存在形式 | 第22-23页 |
二、技术侦查手段所取得的证据的合法化问题 | 第23-24页 |
三、缺乏对网络运营商的有效法律规制,实名上网登记制没有得到有效贯彻实施 | 第24页 |
四、针对VFW新型网络毒品犯罪人员的防复吸工作这一重要环节,当前法律针对社区戒毒和康复有关规定过于苍白,致使这项至关重要的工作流于形式,没有发挥真正效力 | 第24-25页 |
五、网络虚拟空间是否属于容留他人吸毒罪中的“场所”尚不明确 | 第25页 |
六、在我国当前法律体系中,吸食毒品并不构成犯罪,无法追究刑事责任,与打击毒品犯罪的高压态势不协调,法律威慑力严重不足 | 第25-27页 |
第三章 VFW新型网络毒品犯罪的法律防治对策 | 第27-40页 |
一、通过立法明确设立吸毒罪,加大对VFW新型网络毒品犯罪的威慑和打击力度 | 第28-29页 |
二、通过立法确立使用技术手段取得VFW新型网络毒品犯罪证据的合法性 | 第29-31页 |
三、通过完善禁毒法律法规强化政府部门禁毒队伍保障,从而进一步加大对VFW新型网络毒品犯罪的打击控制力度 | 第31页 |
四、通过进一步完善禁毒立法加强社区戒毒和强制戒毒工作,保障戒毒康复人员的合法权益,防止VFW新型网络毒品犯罪人员再次复吸 | 第31-34页 |
五、通过制定实施《禁毒宣传教育法》工作,加强对VFW新型网络涉毒犯罪有关内容的宣传 | 第34-35页 |
六、制定专门的反网络毒品犯罪法开展互联网涉毒信息整治 | 第35页 |
七、通过完善禁毒法律体系推进建立专门化的网络禁毒执法机构 | 第35-36页 |
八、加强网络毒品犯罪立法的国际协调 | 第36页 |
九、通过完善禁毒立法规范特情介入案件的处理口径,严把立功审查认定的质量关 | 第36-37页 |
十、通过立法完善对物流寄递行业的管理 | 第37页 |
十一、通过进一步完善禁毒法律体系聚集各部门合力,形成相互配合、分工协作的打击VFW新型网络毒品犯罪联动机制 | 第37-38页 |
十二、通过立法手段强化保障技术手段的发展进步,有效防治VFW新型网络毒品犯罪 | 第38页 |
十三、不断完善打击VFW新型网络毒品犯罪的法律体系架构,使之更加科学合理 | 第38-40页 |
结束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