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引言 | 第8-15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2 资源型企业的基础理论 | 第15-35页 |
·资源型企业的界定和特点 | 第15-20页 |
·资源型企业的界定 | 第15页 |
·我国资源型企业的特点 | 第15-18页 |
·我国资源型企业的分类 | 第18-20页 |
·我国资源型企业的地位和贡献 | 第20-23页 |
·为国家建设提供大量能源和原材料 | 第21页 |
·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 第21-22页 |
·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保障社会稳定发展 | 第22页 |
·加快了我国城市化进程 | 第22-23页 |
·有效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团结和稳定 | 第23页 |
·我国资源型企业现状及转型的必然性 | 第23-35页 |
·我国资源型企业面临的困境 | 第23-30页 |
·我国资源型企业面临的机遇 | 第30-32页 |
·资源型企业转型的必然性 | 第32-35页 |
3 国外大型资源刑企业转型的实践与启示 | 第35-47页 |
·德国鲁尔集团转型 | 第35-42页 |
·转型背景 | 第35-36页 |
·转型措施 | 第36-41页 |
·转型成果及成功经验 | 第41-42页 |
·美国休斯敦转型 | 第42-47页 |
·转型背景 | 第42页 |
·转型措施 | 第42-46页 |
·转型成果及成功经验 | 第46-47页 |
4 资源型企业转型模式研究 | 第47-55页 |
·转型模式的含义及分类 | 第47-48页 |
·转型的最适模式的选择 | 第48-53页 |
·资源型企业转型的方向 | 第49-50页 |
·最适模式的选择依据 | 第50-51页 |
·最适模式的选抒原则 | 第51-53页 |
·选择最适转型模式时应注意的问题 | 第53-55页 |
5 典型资源型企业转型实证研究——以山西省朔州市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 第55-65页 |
·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概况 | 第55-56页 |
·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转型路径 | 第56-62页 |
·以科学发展为导向,推进发展观念革新 | 第56-57页 |
·以创新引领为引擎,实现发展方式转型 | 第57-59页 |
·以三轮驱动为支撑,推进产业结构转型 | 第59-61页 |
·以和谐共进为目标,带动产城融合转型 | 第61-62页 |
·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转型经验总结 | 第62-65页 |
·优势分析 | 第62-64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64-65页 |
6 结论和不足之处 | 第65-67页 |
·论文创新点和结论 | 第65-66页 |
·论文不足和研究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后记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