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绪论 | 第9-16页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和背景 | 第9页 |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9-14页 |
(一) 关于公共危机管理方面 | 第9-11页 |
(二) 关于非政府组织方面 | 第11-13页 |
(三) 关于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方面 | 第13-14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6页 |
(一) 研究思路及结构 | 第14-15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相关问题的提出 | 第16-23页 |
一、公共危机管理 | 第16-18页 |
(一) 公共危机的涵义 | 第16-17页 |
(二) 公共危机管理的涵义 | 第17-18页 |
二、非政府组织 | 第18-20页 |
(一) 非政府组织的涵义 | 第18-19页 |
(二) 非政府组织的特征和分类 | 第19-20页 |
三、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互动关系 | 第20-23页 |
(一)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界定 | 第20-21页 |
(二)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互动机制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互动机制构建的必要性分析 | 第23-32页 |
一、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互动关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 第23-24页 |
(一) 市场失灵理论与政府失灵理论 | 第23页 |
(二) 公民社会理论与治理理论 | 第23-24页 |
(三) 政治参与理论 | 第24页 |
二、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历史渊源及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第24-27页 |
(一) 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历史渊源 | 第24-25页 |
(二) 目前我国非政府组织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第25-27页 |
三、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互动机制构建的现实动因 | 第27-32页 |
(一) 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优势分析 | 第27-29页 |
(二) 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互动机制构建的现实需要 | 第29-32页 |
第三章 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互动机制构建的困境分析 | 第32-37页 |
一、传统文化的无形压制 | 第32-33页 |
(一) 政府观念偏差,非政府缺乏公众认同感 | 第32页 |
(二) 非政府组织时常置于政府的管制中 | 第32-33页 |
二、传统组织结构机制缺陷 | 第33-34页 |
(一) 常设公共危机管理机构的缺失 | 第33页 |
(二) 非政府组织独立性的缺失 | 第33-34页 |
三、危机信息管理机制的共享不足 | 第34-35页 |
(一) 危机信息沟通机制不足,政府与非政府不能及时共享 | 第34页 |
(二) 危机信息公开机制不足,非政府组织只能被动接受 | 第34-35页 |
四、危机管理法律体系的不健全 | 第35-37页 |
(一) 政府行政性手段过度使用,非政府难以获得合法平等地位 | 第35页 |
(二) 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的落后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良性互动机制构建的路径分析 | 第37-42页 |
一、构建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良性互动的文化机制 | 第37-38页 |
(一) 转变观念,增强对非政府组织的认同和信任 | 第37页 |
(二) 培养公众的志愿精神和公共责任意识,提升非政府的社会公信度 | 第37-38页 |
二、建立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良性互动的组织机构机制 | 第38-39页 |
(一) 建立权威性、常设的、统一的公共危机管理机构 | 第38-39页 |
(二) 非政府组织在组织机构上保持独立性 | 第39页 |
三、健全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良性互动的信息管理机制 | 第39-40页 |
(一) 完善危机信息沟通机制,实现共享 | 第39-40页 |
(二) 健全公共危机信息公开机制,完善公共危机信息管理体制 | 第40页 |
四、完善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良性互动的法律体系 | 第40-42页 |
(一) 完善关于非政府组织的法律和法规,对非政府的依法规范和引导 | 第40-41页 |
(二) 健全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体系,使危机管理有法可依 | 第41-42页 |
结束语 | 第42-43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