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鳞翅目害虫具有高毒力的Bt菌株筛选
|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1 引言 | 第11-21页 |
| ·苏云金芽胞杆菌 | 第11页 |
| ·苏云金芽胞杆菌的活性因子 | 第11-14页 |
| ·杀虫晶体蛋白 | 第11-13页 |
| ·几丁质酶 | 第13页 |
| ·Vip蛋白 | 第13-14页 |
| ·其他活性成分 | 第14页 |
| ·杀虫蛋白与其它物质间的增效 | 第14-15页 |
| ·ICPs之间的互作 | 第14-15页 |
| ·Cry1与Vip3A之间的增效 | 第15页 |
| ·碱性几丁质酶的增效作用 | 第15页 |
| ·杀虫蛋白的应用 | 第15-18页 |
| ·Bt制剂 | 第16页 |
| ·cry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 | 第16-18页 |
| ·杀虫蛋白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 第18-19页 |
| ·杀虫蛋白遇到问题的解决策略 | 第19页 |
| ·Bt对重要的农业害虫的防治 | 第19页 |
|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和目的意义 | 第19-21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30页 |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21-25页 |
| ·菌株与质粒 | 第21页 |
| ·酶与生化试剂 | 第21-22页 |
| ·培养基 | 第22页 |
| ·抗生素 | 第22页 |
| ·标准分子量 | 第22页 |
| ·常用溶液与缓冲液 | 第22-23页 |
| ·供试昆虫及试虫饲料 | 第23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3-25页 |
| ·研究方法 | 第25-30页 |
| ·PCR引物及序列 | 第25页 |
| ·PCR反应体系 | 第25-26页 |
|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第26页 |
| ·苏云金芽胞杆菌总DNA提取 | 第26页 |
| ·苏云金芽胞杆菌大质粒的提取 | 第26-27页 |
| ·苏云金芽胞杆菌晶体形态观察 | 第27页 |
| ·苏云金芽胞杆菌蛋白电泳检测 | 第27页 |
| ·蛋白定量的方法 | 第27-28页 |
| ·蛋白条带的质谱检测 | 第28页 |
| ·苏云金芽胞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28页 |
| ·苏云金芽胞杆菌几丁质酶基因的检测 | 第28页 |
| ·室内杀虫活性测定 | 第28-29页 |
| ·生测数据分析 | 第29-30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0-41页 |
|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0页 |
| ·Bt菌株的cry基因筛选 | 第30-32页 |
| ·Bt菌株的大质粒图谱分析 | 第32-33页 |
| ·菌株晶体类型观察 | 第33页 |
| ·杀虫晶体蛋白的SDS-PAGE分析 | 第33-34页 |
| ·苏云金芽胞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34-35页 |
| ·苏云金芽胞杆菌活芽胞计数 | 第35页 |
| ·苏云金芽胞杆菌几丁质酶基因检测 | 第35-36页 |
| ·生物活性测定 | 第36-39页 |
| ·蛋白质谱结果分析 | 第39-41页 |
| 4 讨论 | 第41-43页 |
| ·野生菌株基因型分析 | 第41页 |
| ·几丁质酶基因鉴定 | 第41页 |
| ·质谱结果分析 | 第41-42页 |
| ·Bt囷株的生物活性测定 | 第42-43页 |
| 5 结论 | 第43-44页 |
| 致谢 | 第44-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 附录 | 第52-5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