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冰城链霉菌属间接转移体系及南昌霉素中断菌株的构建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1 引言第11-21页
   ·链霉菌概述第11-14页
     ·链霉菌简介第11-12页
     ·冰城链霉菌简介第12-13页
     ·米尔贝霉素简介第13-14页
   ·南昌霉素简介第14-15页
   ·聚酮合酶PKS简介第15-17页
     ·南昌霉素PKS基因簇简介第16-17页
   ·链霉菌基因转移的主要方法第17-19页
   ·研究目的和实验内容第19-21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9-20页
     ·课题来源和研究内容第20-21页
2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21-26页
   ·菌种第21页
   ·质粒第21-22页
   ·主要生化试剂第22页
   ·培养基及溶液第22-24页
     ·培养基第22-23页
     ·溶液第23-24页
   ·主要仪器第24-26页
3 实验方法第26-33页
   ·冰城链霉菌的基本操作第26-27页
     ·菌种的培养与保藏第26页
     ·链霉菌孢子悬液制备第26页
     ·冰城链霉菌菌丝体提取第26-27页
   ·冰城链霉菌总DNA的提取方法第27页
   ·南昌霉素中断质粒的构建第27-31页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第27页
     ·PCR反应体系第27-28页
     ·PCR扩增产物的凝胶电泳第28页
     ·PCR产物的纯化第28-29页
     ·PCR产物与克隆载体的酶切第29页
     ·目的基因与克隆载体的连接第29-30页
     ·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0页
     ·连接产物的转化第30-31页
     ·重组质粒的提取与鉴定第31页
   ·大肠杆菌和链霉菌的属间接合转移第31-33页
4 结果与分析第33-51页
   ·冰城链霉菌属间结合转移条件的前期探索第33-35页
     ·温度对孢子萌发的影响第33页
     ·接合转移培养基的选择第33页
     ·接合转移培养基中MgCl_2浓度的选择第33-34页
     ·孢子预萌发时间的选择第34页
     ·供体和受体比例的选择第34页
     ·抗生素覆盖时间的选择第34-35页
   ·南昌霉素中断质粒的构建第35-49页
     ·冰城链霉菌总DNA的提取检测第36页
     ·质粒pBC2325的构建第36-38页
     ·质粒pBC1066的构建第38-42页
     ·质粒pBC1797的构建第42-45页
     ·质粒pBC5188的构建第45-49页
   ·接合转移第49-51页
     ·大场杆菌ET12567与冰城链霉菌的接合转移第49页
     ·筛选双交换菌株第49-51页
5 讨论第51-54页
   ·大肠杆菌-冰城链霉菌属间接合转移体系第51页
   ·接合转移质粒的选择第51-52页
   ·接合转移操作时应注意的因素第52页
   ·菌丝体的属间接合转移第52页
   ·南昌霉素中断载体的构建第52-54页
6 结论第54-55页
致谢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苏云金芽胞杆菌芽胞期调控因子和Cry蛋白表达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对鳞翅目害虫具有高毒力的Bt菌株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