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11-13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一) 实践意义 | 第13页 |
(二) 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三、 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四、 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一) 从政治与行政角度的研究 | 第14-16页 |
(二) 从经济与财政角度的研究 | 第16-17页 |
(三) 从政策与法律角度的研究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阐释 | 第19-28页 |
一、 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一) 民族地区 | 第19页 |
(二) 民族地区乡镇 | 第19-20页 |
(三) 民族地区乡镇公务员 | 第20页 |
(四) 编制和编制管理 | 第20-21页 |
二、 相关理论阐释 | 第21-25页 |
(一) 编制管理理论 | 第21-23页 |
(二) 服务型政府理论 | 第23-24页 |
(三) 行政生态学理论 | 第24-25页 |
三、 编制管理发展的历史沿革 | 第25-28页 |
第三章 民族地区乡镇公务员编制管理的个案分析 | 第28-35页 |
一、 分析对象(S 县)基本情况 | 第28-29页 |
二、 S 县乡镇公务员编制管理的现状 | 第29-35页 |
(一) S 县公务员编制规模 | 第30-31页 |
(二) S 县四乡镇公务员编制规模 | 第31-35页 |
第四章 民族地区乡镇公务员编制管理的现状 | 第35-42页 |
一、 我国编制管理的体制与政策目标 | 第35-39页 |
(一) 编制管理机构 | 第35页 |
(二) 行政编制的审定 | 第35-36页 |
(三) 编制管理的政策目标 | 第36-37页 |
(四) 编制控制的依据和方法 | 第37-39页 |
二、 民族地区乡镇公务员编制管理的现状 | 第39-42页 |
(一) 乡镇机构设置 | 第39页 |
(二) 人员编制现状 | 第39-42页 |
第五章 民族地区乡镇公务员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42-48页 |
一、 民族地区乡镇公务员编制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42-46页 |
(一) 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42-44页 |
(二) 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44-46页 |
二、 民族地区乡镇公务员编制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46-48页 |
(一) 编制管理政策方面的原因 | 第46-47页 |
(二) 经济和财政方面的原因 | 第47-48页 |
第六章 完善民族地区乡镇公务员编制管理政策的途径 | 第48-56页 |
一、 民族地区乡镇公务员编制管理政策制定应考虑的因素 | 第48-51页 |
(一) 民族地区乡镇公务员编制管理政策的特性 | 第48-49页 |
(二) 民族地区乡镇公务员编制总额核定的依据 | 第49-51页 |
二、 完善民族地区乡镇公务员编制管理政策的具体措施 | 第51-54页 |
(一) 推行“四定”编制管理模式 | 第51页 |
(二) 加强县级编制部门管理职能 | 第51-52页 |
(三) 加大定向招聘力度和设置流动岗位编制 | 第52-53页 |
(四) 建立动态编制管理机制 | 第53页 |
(五) 加强法制化管理和民主监督 | 第53-54页 |
三、 完善民族地区乡镇公务员编制管理政策的配套措施 | 第54-56页 |
(一) 提升公务员综合素质 | 第54页 |
(二) 完善激励机制 | 第54-55页 |
(三) 加大国家财政支持力度 | 第55-56页 |
结语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
附录 | 第63-66页 |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63-64页 |
附录二 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综合调研调查问卷 | 第64-66页 |
附录三 访谈提纲简介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