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的现代审美文化意义探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绪论 | 第9-13页 |
| ·隐喻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9-11页 |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9-10页 |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 ·本选题的意义、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 ·本文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 1 隐喻意义探究的“现代性”立场 | 第13-17页 |
| ·何为“现代性”? | 第13-14页 |
| ·“现代性”在当代遭遇的危机 | 第14-15页 |
| ·“新理性”图景下的隐喻意义探究“现代性”立场 | 第15-17页 |
| 2 隐喻的“现代性”审美意义 | 第17-25页 |
| ·维特根斯坦的“现代性”美学观念 | 第17-19页 |
| ·反对传统的美学观念 | 第17-18页 |
| ·反对用科学的方法对美和艺术进行分析 | 第18页 |
| ·“现代性”的艺术欣赏方式 | 第18-19页 |
| ·卡西尔的“隐喻思维”理论 | 第19-21页 |
| ·“以部分代整体”的隐喻思维观念 | 第19-20页 |
| ·语言是隐喻的符号 | 第20页 |
| ·艺术是隐喻思维的产物 | 第20-21页 |
| ·隐喻与文学艺术活动的关系 | 第21-25页 |
| ·隐喻思维是文学产生的基础 | 第21-22页 |
| ·原型神话故事中的隐喻内涵 | 第22-23页 |
| ·隐喻在现代文学艺术活动中的体现 | 第23-25页 |
| 3 隐喻的人类文化生存意义 | 第25-33页 |
| ·艺术是人类通往澄明之境的道路 | 第25-30页 |
| ·“存在”是人的生存的隐喻 | 第25-27页 |
| ·海德格尔分析艺术本质的“现代性”立场 | 第27页 |
| ·《农鞋》中隐喻的人类生存真相 | 第27-28页 |
| ·艺术作品中隐喻着存在的真理 | 第28-29页 |
| ·艺术通过隐喻还原艺术作品中的真理 | 第29-30页 |
| ·隐喻是人类通向澄明之境的路标 | 第30-33页 |
| ·思是“存在”的隐喻 | 第30-31页 |
| ·语言是诗性的隐喻语言 | 第31页 |
| ·诗是神性的尺度在人世间的隐喻 | 第31-33页 |
| 4 隐喻的文化学意义 | 第33-41页 |
| ·传统隐喻概念的演化 | 第33-36页 |
| ·隐喻的修辞学概念及其局限性 | 第33-35页 |
| ·隐喻的语义学概念 | 第35-36页 |
| ·隐喻解释学中的文本问题 | 第36-38页 |
| ·隐喻是文本说明的指导 | 第36-37页 |
| ·文本解释是一种隐喻解释 | 第37-38页 |
| ·隐喻解释学中的真理问题 | 第38-41页 |
| ·隐喻的真理即隐喻的指称 | 第38-39页 |
| ·隐喻的真理是“存在”的真理 | 第39-41页 |
| 结束语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5-46页 |